糖皮质激素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2016-9-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糖皮质激素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在血液疾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自身免疫性血液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和恶性血液疾病,其中恶性血液病主要是利用糖皮质激素溶解淋巴细胞的作用,将其作为联合化疗方案的组分之一或者单独使用,用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的治疗。[1]糖皮质激素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作用可使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增多。短期内给予大量激素或长期应用激素都可使骨髓释放中性粒细胞增加,而由血循环进入组织减少,致使血液中粒细胞明显升高。糖皮质激素可刺激骨髓促进红细胞生成,引起周围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可使敏感的淋巴细胞解体或重新分布,而使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减少,其主要是选择性降低辅助性T淋巴细胞。可使循环中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这可能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破坏增加和产生减少所致。可影响补体的产生。可抑制抗原抗体结合后发生的免疫反应。糖皮质激素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1贫血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糖皮质激素能抑制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产生抗体,阻止巨噬细胞对附有IgG红细胞的吞噬和破坏,保护红细胞,减少抗体对其损害。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本病较少见,为选择性红细胞的生成障碍。一般认为无论先天性或获得性纯红再障的发病均与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或血浆中存在抑制幼红细胞生成的抗体有关。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功能,且在体外能增加红细胞集落形成,是治疗纯红再障的主要药物。再生障碍性贫血鉴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产生多种不良反应,且再障病程较长,故不宜长期使用。但如有明显出血倾向时可短期应用以增加血小板、改善血管的脆性,增强止血功能。2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皮质激素是首选药物,适用于急性暴发型或慢性型出血显著者,也适用于脾脏切除术的前后。作用机理为:①促进骨髓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②抑制抗体生成、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多的破坏血小板;③改善毛细血管脆性。过敏性紫癜糖皮质激素能改善血管的通透性,抑制抗体形成和抗原抗体反应,可迅速减轻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关节、胃肠和皮肤症状,但对肾脏病变无防治作用。血友病糖皮质激素对血友病无效,但以其非特异性的抗炎及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可作为辅助治疗,用于关节出血,可加速血肿吸收,也适用于急、慢性滑膜炎。3白血病和恶性肿瘤糖皮质激素为一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对恶性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组织细胞增生症等也有很好的作用。在白血病或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常与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柔红霉素等组成短程化疗方案进行诱导和强化。4输血反应 一旦发生输血反应可按症状的轻重缓急选用或并用抗组织胺药、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对过敏体质者,输血前可给予糖皮质激素预防。采用激素治疗时应有明确的指征,选用适宜的制剂和疗程。短效激素潴钠副作用明显,故用于替代疗法或大剂量短程疗法。长效激素易产生柯兴征,适用于短期治疗。以甲泼尼龙为代表的中效激素,更适用于长期疗法,但需注意低血钾和溃疡病出血等不良反应。长期用药(2周以上)者须逐步减量后停药,以免发生戒断综合征。[2]参考文献[1]杨仁池.糖皮质激素治疗血液疾病临床经验[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33(10):-.[2]李祯萍.糖皮质激素在血液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5(1):7-8.长按







































西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西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yw/8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