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病之源”糖尿病,病因、检查、医治、预

2016-7-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万病之源”糖尿病,病因、检查、医治、预

糖尿病被称作“万病之源”,是一组由多病因引发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点的毕生性代谢性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而至,10%是肾病变而至。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

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病发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最少会产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医治很难逆转,因此强调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分型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病发型糖尿病,这是由于它常常在35岁之前病发,占糖尿病患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患者是需要毕生使用胰岛素医治的,也就是说病友从病发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医治,并且毕生使用。

2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以后病发,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糖尿病并发症根据糖尿病并发症病发的急缓和病理上的差异,可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并发症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性视膜病变、与糖尿病相干的葡萄膜炎、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脑卒中、脑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萎缩等)、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的两大病因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病发偏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最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随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病发,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

体力活动减少,进食过量致使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病发。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致使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产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加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病发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步下落。

糖尿病的检查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便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实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便血糖到达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应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应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初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步消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落。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其明显。表现为甘油3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

8.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3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延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

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初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便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1型糖尿病

病发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很多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医治。

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随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初期无任何症状,或唯一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实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初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糖尿病的医治目前还没有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医治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控制血糖,自我监测血糖,饮食医治,运动医治和药物医治。

(1)一般医治

1.控制糖尿病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晓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建立克服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好处。根据每一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医治方案。

2.自我监测血糖

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剂降血糖药物的剂量。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医治时每天最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清晨3:00)。强化医治时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2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HbA1c小于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度可适当减少。

(2)药物医治

1.口服药物医治

2.胰岛素医治。胰岛素医治的最大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3)运动医治

增加体力活动可改良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来定。

(4)饮食医治

饮食医治是各种类型糖尿病医治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医治就可控制病情。

1.总热量

总热量的需要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量、病情等综合因夙来肯定。首先要算出每个人的标准体重,可参照下述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0.9;女性的标准体重应再减去2kg。也可根据年龄、性别、身高查表取得。算出标准体重后再根据每个人平常体力活动情况来估算出每公斤标准体重热量需要量。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热4千卡,是热量的主要来源,现认为碳水化合物应占饮食总热量的55%~65%,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根据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可进主食(米或面)~g,可作以下初步估计,休息者每天主食~g,轻度体力劳动者~g,中度体力劳动者~g,重体力劳动者g以上。

3.蛋白质

蛋白质每克产热量4千卡。占总热量的12%~15%。蛋白质的需要量在成人每公斤体重约1g。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消瘦,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加至每公斤体重1.5~2.0g。糖尿病肾病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取量,每公斤体重0.8g,若已有肾功能不全,应摄取高质量蛋白质,摄取量应进一步减至每公斤体重0.6g。

4.脂肪

脂肪的能量较高,每克产热量9千卡。约占总热量25%,一般不超过30%,逐日每公斤体重0.8~1g。动物脂肪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应采取植物油为主。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史,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的人;吸烟、运动不足久坐不动的人;年龄大于45岁;出身时体重小于5斤;得了高血压、血脂异常或早发冠心病者;有异常妊娠的妇女,如曾分娩过巨大胎儿。这些人都比较容易患上糖尿病,有这些因素的人要特别注意预防和监测。

基因检测告知你是不是会患糖尿病糖尿病具有遗传偏向,比如有些糖尿病,如MODY可能会有三代遗传。但是对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我们所说的遗传,确切的说是指遗传偏向,而不是真正的遗传病。是不是患糖尿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环境因素,包括饮食、生活、精神等等。2型糖尿病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和环境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即便父母有糖尿病,后代如果有好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不会得糖尿病。

乐健糖尿病基因检测

根据个人的遗传基因背景,只需抽取ML血液样本,就可针对1型、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膜病变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提早定制全面的、个性化的保健指点方案。通过基因检测,可提示和指点用药,不但可以提高疗效,下降不必要的医疗支出,而且还可以避免药物对人体的更大伤害。(更多详情,可致电:--9了解详情)

乐健体检预约-转9

北京乐健健康管理中心是一家由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高端健康管理机构,以健康体检为基础,展开了肿瘤筛查、基因检测(乳腺癌、心脏病等)、健康管理,和独有的冠心病风险评级检测、心脑血管诊断和医治的服务项目,致力构建“健康体检+门诊医治”相结合的全健康管理医学体系,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乐健体检服务项目

尊享贵宾套餐丨优享套餐丨商务套餐丨乐享银发套餐丨全景基因检测丨肿瘤基因型检测(CA-1.1)丨糖尿病基因型检测(DB-1.1)丨心脑血管基因型检测(CV-1.1)丨蛋白指纹图谱(12种肿瘤)检测丨无痛胶囊内镜丨酒精代谢能力ALDH2检测丨Lepcare冠心医院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白癜风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yw/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