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的血液科病房只要人好了就行

2025/6/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记者张晓燕通讯员程美慧06:59年味渐浓,归乡情切。2月2日,北方小年,山东省立三院血液科病房和往常一样又不一样,医生护士一样在忙碌,患者及家属一样在治疗和陪护,年虽至,病不等。但过年的氛围还是让这里有了点不一样,更多的祝福,更多的盼望,更多的归家的急切。来自淄博的心心(化名)患有急性白血病,经过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今天终于可以顺利出仓了。隔着无菌仓的玻璃,头发光光、眼睛大大的她自豪地向我们展示她的画作。面对镜头,心心的爸爸曹先生说,“刚知道孩子得这种病的时候很恐惧,后来在病友的介绍下,来到了余喆主任这里,现在孩子恢复得挺好,感谢所有医护的细心关照。”当天正好是小年,心心的顺利出仓也能让家里稍微安心地过个年了。旁边病房的阿姨语重心长的跟心心爸爸说,“什么过年不过年的,只要人好了就行”。心心爸爸不住地点头。后面的墙上还贴着过年的墙花,“大吉大利”“万事胜意”。血液科主任余喆主任向我们介绍,近年来各个年龄段的血液病人群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环境、饮食等都是诱发因素,像核污染、病毒感染也成为血液病发病的一个主要因素。另外,现在发病人群中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人本身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功能越来越差,再加上各种各样感染的侵袭,所以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后骨髓抑制及免疫相关全血细胞减少的情况越来越多。为摆脱频繁地输血,给病人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式,以余喆主任为代表的山东省立三院血液科一直在不断尝试和探索,最终发现用脐血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特色治疗方案来治疗骨髓衰竭性疾病对老年人非常适用。年,已经70多岁的范大爷,一直感觉胸口闷,医院检查,诊断为消化道出血,范大爷还一直以为是自己心脏不好。“刚开始一直以为是消化道出血,经过骨穿最终确诊是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我们就给他推荐了脐血的治疗方案。”余喆主任介绍。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多种因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等。简单来说就是人体内骨髓造血功能出现了障碍,导致血液新陈代谢出现问题。幸运的是,最终在山东省脐血库为范大爷配型到一份合适的脐血,得益于脐血以“实物”的形式储存,可以随用随取、方便快捷等优势,这份脐血顺利地输注到范大爷的体内。移植后,血象改善明显。以前范大爷需要每半个月输一次血,才能把血色素维持在60g/L以上,但让医生都感到神奇的是,从输完第一次脐血开始,他的血色素就不再往下掉了。间隔一周,输完第二份间充质干细胞后,血红蛋白就呈持续上升趋势。年1月份,医院复查,经余喆主任检查,确定老爷子身体状况恢复很好,完全可以正常生活。谈起治疗过程,余喆主任无比欣喜,“没想到治疗效果那么好”。余喆主任说,目前已经有好几例类似病例,采用脐血移植的治疗方式后,恢复效果都很好。“我们有几个纯红再障的老人,输完脐血后,再也没有输过血。这个是非常神奇的。所以脐血治疗对他们来说是获益的,否则他们就得不停地住院,想办法找血源来输血。”余喆主任介绍到,脐血在治疗老年血液病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老年血液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以前老年血液病患者只能靠输血维持生命。团队根据发病机制,探索出脐血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治疗骨髓衰竭性疾病的方案。经过三年的研究,发现对老年血液病群体非常适用,患者最大年龄到了97岁。治疗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经与全国多中心的研究数据对比,有效率高达90%以上。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输血间隔,减少输血,用很小剂量的免疫制剂就能维持住血象。对于老年人的用药,医生向来谨慎,剂量过多损伤肝肾、过少不起作用。但是有了这种治疗方案后,安全性进一步得到了保障。心心的爸爸今天就要带着心心回家,一个月后再回来复察。两年前,心心的爸爸查出患有尿毒症,不能再从事体力劳动且每天需要进行透析,医院陪护,家中无其他经济来源。如果您想伸出援助之手,可以电话联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yw/23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