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普通片肠溶片缓释片,有何区别

2018-5-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面对吃“胍”群众,该如何处方?

作者丨医院陈泉峰主任医师

来源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治疗的一线用药,但临床应用中常会根据患者情况个性化使用,有时需要处方不同剂型;让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

患者A,男,50岁,身高厘米,体重90公斤。半年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8.0mmol/L,血压/mmHg,糖化血红蛋白7.2%。半年来除了饮食、运动外,正在口服“二甲双胍片肠溶片”,mg/片,1片/次,3次/日;硝苯地平缓释片30mg/片,1片/次,1次/日。

患者B,女,60岁,身高厘米,体重65公斤。糖尿病病史5年,高血压10年,正在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控制血糖和血压,近日检测糖化血红蛋白7.3%。血压/85mmHg,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mg/片,1片/次,2次/日。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片,1片/次,一日1次。

上述两位糖尿病患者服用的二甲双胍,有肠溶片,有缓释片。吃“胍”群众有时真的会不明白,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剂型到底有啥不一样?都有哪些特点?怎样正确掌握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呢?下面就给大家一一道来。

二甲双胍剂型都有哪些?

目前,国内外主要有单一成分的普通片、缓释片或胶囊、肠溶片或胶囊及二甲双胍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药物或DPP-4抑制剂)组成的复方制剂。

①单一成分的二甲双胍普通片(mg/片,mg/片或mg/片);

②二甲双胍缓释片或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每片/胶囊毫克;

③二甲双胍肠溶片或二甲双胍肠溶胶囊(mg/片或mg/胶囊);

④二甲双胍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药物或DPP-4抑制剂)组成的复方制剂;

各种剂型的特点

1、普通片剂在胃内的溶出速度较快,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多;一般一天给药2~3次,最好餐时或餐后服用,减少胃肠道不适。

2、肠溶片/胶囊从胃排空到肠道后崩解释放,优点是较普通片上消化道的刺激作用小,不仅可以减少胃肠道、尤其是上消化道的不良反应,还可减少上消化道对药物的损耗和酶解,增加其生物利用度。

与普通片一样,二甲双胍肠溶片/胶囊的给药方法也为每日3次,不同的是肠溶片可在餐前0.5h给药。

3、缓释片/胶囊释放速度慢,可减少给药后的胃肠道反应。晚餐时或餐后立即服用,一天一次给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特别适合上班族和记忆力减退的老年患者。

该选择哪种剂型?

有人会问,既然剂型不同,疗效有变化吗?其实,合格的药物制剂,在相同的给药剂量下,各种剂型间应具有生物等效性;不同剂型的临床疗效是否一致,尚需更多的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

二甲双胍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国内报道,二甲双胍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5%;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胃胀、乏力、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这些症状多出现在治疗的早期(绝大多数发生于前10周),多数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可逐渐耐受或症状消失。

所以,对于服用二甲双胍有胃肠道反应的患者,可以选择缓释片/胶囊或者选用肠溶片/胶囊;

如果服用二甲双胍没有胃肠道反应,或者反应很快耐受或适应,选择哪种制剂都可以,只要剂量相同,降糖疗效基本一致。

上班族和记忆力减退的老年患者,为了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可以选择缓释片/胶囊。

小贴士:

除了二甲双胍,其实临床上还有很多其他药物有不同的剂型,不同的剂型可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要,但在服用方法上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介绍,控释片和缓释片一般药物含量比较大,每天服用一次或两次即可,而且要注意不可掰开、咬碎、咀嚼服用,这样才能发挥特殊剂型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4(10):-;

(本文为“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作者来源)

赞赏

长按







































中医白癜风知名医院
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yw/158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