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血红蛋白的参考值是多少

2016-12-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白细胞参考值是:(4--10)X10的9次方/L   红细胞参考值是:男(4--5.5)X10的12次方/L   女(3.5--5。0)X10的12次方/L   新生儿(6.0--7。0)X10的12次方/L   血红蛋白参考值是:男--g/L   女--   新生儿---   血小板参考值:---X10的9次方/L   红细胞:旧称红血球。血液中的一类细胞。成年男性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红细胞为~万个,成年女性为~万个;婴儿和高原居民红细胞数较多。红细胞的主要机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正常成年男性每毫升血液中含血红蛋白12~15克,女性为11~13克。红细胞由红骨髓生成,发育成熟后进入血液循环,平均寿命天。衰老死亡的红细胞在肝、脾等处清除。   正常人生成、破坏保持着动态平衡,使红细胞数量维持相对稳定。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则导致红细胞数量的异常,其大小和形态也会改变。如果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则叫做贫血。贫血时一般有面色苍白、无力、心慌、气短、头晕等现象,这时由于血液运氧能力降低,身体缺氧所致。造成贫血的原因很多。在造血过程中若原料不足,如缺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会产生缺铁贫血。若缺乏促进红细胞成熟的物质如维生素B12和叶酸,则使细胞发育停滞而产生巨细细胞贫血又称恶性贫血。若骨髓受到放射性物质、药物等作用而影响其造血功能时,则会患再生障碍性贫血。正常红细胞生成还受到肾脏所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调节,当肾脏发生严重病变影响此调节物质的生成时,也可引起贫血。另一些因素如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疟疾、蛇毒等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可出现溶血性贫血。此外还有遗传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涉及到某种功能蛋白分子结构的变化而致病。如镰状细胞贫血,就是在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个氨基酸残基中仅两条β链上N端第六位的谷氨酸残基换为缬氨酸所致。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0~00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好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血小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由巨核细胞脱落的直径为2~5微米的小声胞质构成,无细胞核,表面覆有细胞膜。血小板只见于哺乳动物体内。人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变化很大,正常值为15~30万个/微升。   血小板有止血功能。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释放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血小板还有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如果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或功能有障碍,都会导致出血倾向。如血小板减少到每微升7万个以下时,如遇伤破出血将不易止血,若少于4万个,就有自发性出血的可能。但在有些疾病如血友病、坏血症等虽也有出血症状,但血小板总数多为正常。故检查血液中血小板数量有助于对出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确证血小板有吞噬病毒、细菌和其他颗粒物的功能。血小板因能吞噬病毒而引人注目,在血小板内没有核遗传物质,被血小板吞噬的病毒将失去增殖的可能。临床上也见到患病毒性疾病时总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因此血小板有可能与皮肤、粘膜和白细胞一样是构成机体对抗病毒的一道防线。   红细胞是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在显微镜下则是中间颜色浅,边缘颜色深,并且数量最多,-万个/立方毫米;白细胞个体最大,有细胞核,多数还不止一个,数量最少,0-00个/立方毫米;血小板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最初是巨大细胞的碎片,10-30万/立方毫米。

医院临床第六团支部血液风湿病小组提供









































西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早期治愈方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yw/115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