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目前,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活
2017-4-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中国疾控中心: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较高
央视网年12月2日报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今年的流感疫情。从全国流感监测数据看,目前我国南方、北方省份的流感活动水平均在上升,其中南方省份的流感活动水平较高,北方仍处于低活动水平。流感病毒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周而复始地在冬春季节流行,但循环的病毒型别、亚型以及毒株在不同年份之间都有差异。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冯录召:今年是刚进入流感流行季节,目前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但是还没到高峰。目前来看是以甲3,就是H3N2亚型为主。据专家介绍,未来1到2个月,将进入流感高发时期。
以下是小编汇总的各地流感疫情信息
青岛:12月流感进入高发季每天医院急诊
青岛新闻网年12月4医院急诊科主任徐静主任告诉记者,从临床经验来看,今年的流感相比往年来看来得更早,流行特点和往年也不尽相同。往年的流感一般在12月才开始进入高发,但今年提早了近半个月。与以往不同,今年流感从渐渐抬头开始就一直在缓慢上升,患儿数量慢慢增加,到11月中旬达到一个较高的平台期后一直居高不下。徐主任分析,这种“缓慢上升、居高不下”的流行新特点,很可能与自入冬以来,青岛频繁出现气温的降温和回暖交替的现象有关。气温低了连云港进入季节性流感流行高峰
中国江苏网年12月2日讯港城的第一场雪引领着气温骤然下降,气温低了,流感也来了。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近期发热伴咳嗽或咽痛的病人明显增多,流感病毒活动度明显增强,且以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主。港城已经迎来了今年冬季流感流行高峰,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应注意采取措施预防流感。
天津:本市进入流感高发季节,市民要采取措施预防聚集性发病
天津广播网12月3日消息:本市已进入了流感的高发期。本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显示,全市流感样病例同比增加27%。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主任张颖介绍:“最近这一周发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同比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出现了两起发生在小学里面的流感聚集性发病。人群比较集中的集体单位如果出现了聚集发病,就会造成全市流感发病突然地增加。”
两所学校流感聚集性发病的原因相同,都是因为学生带病坚持上学。为此,张颖提示说:“流感的传染性非常强,控制起来难度也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得了病以后就在家休息,千万不要去上课或去上班,避免传染给别人。”
今冬本市监测到的流感病毒以常规的甲三型病毒株为主,没有监测到新型或变异型病毒。本市流感发生的总体形势和病毒株类型和我国整个北方片区的监测结果一致。
南通近期感冒多发就诊人数大增今冬明春当心甲3型流感病毒
江海明珠网年12月2日报最近,医院呼吸内科病房内人满为患,感冒发烧患者比前两个月增加了三成左右,而甲3型流感病毒是我市今冬明春主要感染病原。
流感暴发季是实实在在的来了!
流感来之前,强调打疫苗;流感来了,就得及时治疗。
在各种治疗方法中,早期抗病毒治疗最为关键。
流感是全人类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发病率可列为各种传染性疾病之首。我国除了季节性流感,还有人禽流感不断发生。
流感分为无并发症的流感和有并发症的流感。
无并发症流感:典型流感是在1-4日(平均2日)的潜伏期后,以突然的发热、头痛、肌痛和不适起病。通常在2-5日内逐渐好。
流感的并发症:
其中肺炎可以是:
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
继发性细菌性肺炎
病毒性和细菌性混合肺炎
全球流感每年发病率在成人中约为5%至10%,在儿童中约为20%至30%。在某些特殊人群(婴幼儿、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而住院,甚至死亡。每个年度流感流行造成约万至万例严重病例和约25万至50万例流感相关死亡病例。
而流感是有效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一种疾病,为合理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年,我国发布了《合理应用抗流行性感冒病毒药物治疗专家共识》,其中抗流感病毒药物的治疗原则:
流感流行季节,下述情况应考虑罹患流感的可能:
(1)发热伴咳嗽和(或)咽痛等急性呼吸系统症状。
(2)发热伴原有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
(3)成年患者住院前无发热和急性呼吸系统症状,住院期间出现发热性呼吸系统疾病。
(4)婴幼儿和儿童发热,未伴有其他症状和体征。
(5)儿童患者住院前无发热和急性呼吸系统症状,住院期间出现发热伴或不伴有呼吸系统疾病。
(6)老年人(≥65岁)新发生呼吸系统症状,或原有呼吸系统症状加重,伴或不伴发热。
(7)重症患者出现发热或低体温。
抗病毒治疗时机:
高度怀疑或确诊流感的重症患者应尽早积极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应等待病毒检测结果。
高度怀疑或确诊流感的轻症患者,合并重症流感的高危因素,发病时间不足48h,应在发病48h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如果发病时间超过48h,症状无改善或呈恶化倾向时也应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
未合并重症流感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48h,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疗,发病时间超过48h,症状无改善或持续恶化,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重症流感的危险因素:
(1)婴幼儿,尤其是2岁以下的儿童。
(2)老年人(≥65岁)。
(3)孕妇,以及分娩2周内的产妇。
(4)具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具有慢性心脏疾病患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
(6)具有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
(7)具有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肝脏疾病、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神经肌肉疾病、癫痫、认知障碍等,但不包括自闭症)。
(8)有血红蛋白病,如镰状细胞性贫血。
(9)免疫功能受损者,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恶性肿瘤。
(10)服用阿司匹林的儿童。
早期经验性诊断和治疗的益处:
可早期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传播,保护更多正常的呼吸道上皮细胞。
抑制病毒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进一步影响,从而减轻中毒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病毒排出,降低传染性,有利于流感流行的控制;保护其他易感人群、高危病人和医护工作者。
然而,年-年,中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收治情况显示:患者发病到就诊1-2天;而发病到确诊8天;发病到使用奥司他韦为5-6天。我国对流感的诊断和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尚有改进的空间。
人感染禽流感时抗病毒药物应用重点人群:
1.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2.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阳性的流感样病例;
3.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阴性或无条件检测的流感样病例,具有下列情形者,亦应使用抗病毒药物:
A.有密切接触者(包括医护人员)出现流感样症状者;发生聚集性流感样病例及在1周内接触过禽类的流感样病例;
B.有基础疾病如慢性心肺疾病,高龄,孕妇等流感样病例;
C.病情快速进展及临床上认为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流感样病例;
D.其他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抗流感病毒药物: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奥斯他韦(Oseltamivir):
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疗效;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
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须减量使用。
用法用量:
扎那米韦(Zanamivir)
适应症:年美国批准用于7岁以上人群的甲型和乙型型流感治疗以及5岁以上人群的预防性抗流感病毒治疗;
剂型:吸入喷雾剂,可诱导支气管痉挛,不推荐用于有潜在肺疾病患者,乳糖过敏者亦不可应用。
用法:成人及7岁以上儿童,10mg,bid;
不良反应:腹泻、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咳嗽等,还可引起过敏反应,神经精神症状。
帕拉米韦(Peramivir):注射剂,对重症患者注射给药。
M2离子通道抑制剂:
金刚烷胺(Amantadine)
金刚乙胺(Rimantadine)
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目前已被FDA禁止使用。我国建议:不能用于流感的经验性抗病毒治疗。
小结:
对于临床疑似诊断流感或流感样症状的患者,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能有效缩短病程,减少危害。
重点应用人群,不必等待病原学结果:
季节性流感:流感样症状+高危人群;
人感染禽流感:疑似诊断病例。
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