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16-12-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方蕾

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社区2010年1月~2011年1月门诊接诊的14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干预措施(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并发症护理),并进行跟踪管理。结果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患者的健康相关行为均明显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患者的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有所提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多样化、个性化的社区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疗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也在逐年升高,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又一杀手。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综合性自主治疗,如果不能对患者的血糖含量实施有效控制,极易引起各类疾病,不仅造成患者的心理障碍,给护理和治疗造成严重的影响,还可能危及生命[1]。近年研究表明,社区护理是控制糖尿病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因此,在社区中开展长期系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2],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质量,普及健康知识,对维持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稳定性和减少并发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已成为大势所趋。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治疗效果,寻找有效的护理措施,我们对本市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社区年1月~年1月门诊接诊的糖尿病患者例,其中,男72例,女70例,年龄60~79岁,平均(64.43±5.36)岁,患病时间2~20年,平均(8.93±4.24)年,Ⅰ型患者13例,Ⅱ型患者例;有合并症患者30例;全部为已婚患者。

1.2社区护理干预方法

1.2.1建立健康档案掌握例患者的姓名、性别、家庭住址等基本情况,并每月两次进行上门访视,每个月进行一次健康教育的讲座,对患者提供医疗咨询,并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1.2.2健康教育定期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传,让老年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的概念、发病原因、机制和治疗等,使患者了解只有控制好血糖才能有效治疗疾病;努力让他们掌握糖尿病的知识、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以及体育锻炼的要求,规范生活规律、讲究卫生、预防感染。

1.2.3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是治疗糖尿病患者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治疗成败的关键。饮食原则上是在合理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的摄入,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劳动强度、血脂、血压等情况制定具体的

饮食计划,要做到不吸烟不喝酒、少食多餐、食用低盐、低热能和低脂肪的食物,饮食应清淡,富含纤维素,同时营养平衡有序,根据患者的体重情况来控制

总的能量摄入[3]。

1.2.4运动护理向患者讲解运动疗法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根据自己情况多进行有氧运动,如进行步行、慢跑、太极拳等活动,循序渐进、定时定量。针对具体患者制定具体的运动护理方案,切忌不要空腹运动。

1.2.5并发症护理重点观察患者的食欲变化,有无恶心、呕吐等情况发生;注意有无血管性病变;有无泌尿系统、肺部感染等症状。对于患者出现的各类并发症现象,要及时采取治疗。

1.3评价指标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患者的糖尿病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压;糖尿病相关行为以及采用由浙江大学翻译的中文版SF-36量表进行患者生命质量的问卷调查,该量表包括36个条目分为8个维度,分别为生理功能(PF)、心理功能(RP)、肌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这四个维度为生理得分,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功能(RE)和心理卫生(MH)为心理得分[4]。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珚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护理干预前后指标变化情况(表1)

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患者干预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干预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2.2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相关行为比较(表2)

干预后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相关行为明显改善,能够拥有健康相关行为的患者大有增长,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00)。

2.3护理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情况比较(表3)

干预后糖尿病患者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增多,给我国经济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损失。因此,要想有效地控制老年患者病情的发展,除了需要有正确的治疗方案外,更需要有持续专业的指导,而社区护理作为护理工作的延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表明,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可见,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疾病认知能力,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有效降低了血糖含量。同时,我院护士在社区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指导,着重饮食和运动的指导,

以及血糖检测,使患者接受综合性的治疗措施,配合适当的运动和合理饮食,以期早期预防各类并发症。每月开展交流会,让病情控制理想的患者讲解成功的经验,也让有并发症的患者讲解痛苦的教训,从而使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糖尿病患者遵医程度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若病情控制良好,其寿命与正常人一样[5]。经过社区干预,本研究142例患者遵医行为从干预前的72例到干预后的140例,大多数达到遵医服药,这也与患者其他指标变化一致。说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可使患者积极参与疾病的控制和预防,提高生命质量。同时,其他健康相关行为如定期运动、自我观察病情、主动与人沟通等都有很大好转,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干预后患者的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说明有效的社区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均有促进作用。

总之,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适应我国新医改的一项重要举措。糖尿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膳食结构的不合理以及肥胖等因素有关,而且还有很大部分患者由于不按时吃药、不注意合理搭配饮食等导致病情加重。可见,医院内的治疗对患者已经远远不够,社区护理对患者的支持更有针对性,可以随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更能有效的控制和预防疾病。因此,在社区护理中,首先,要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及自我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长期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次,要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在社区内多开展健康讲座,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要及时给予患者恰当的帮助和支持,及时了解患者血糖指标变化;再次,要多与患者沟通,加强心理护理,及时解除患者的焦虑、恐惧、紧张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重视家庭对患者的支持;最后,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重视饮食规律和定期运动,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一套既可以保证营养平衡,又可以减轻胰腺负担的饮食方案[6]。

(来源:科研基地转载仅供分享,如有侵权请告知)

社区护理欢迎您的加入!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看的好
根治白癜风用什么方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cs/121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