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与血红蛋白最美的
2016-11-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与血红蛋白“最美”的相遇
转自: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作者:小阁重衾来源:协和八
糖化血红蛋白
红细胞能自由通透葡萄糖,所以,葡萄糖可以和血红蛋白相遇。糖化血红蛋白正是这种相遇的产物。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GHb)也越容易合成。
糖化血红蛋白(GHb)
GHb的合成有自己的特点,有人用“短时高糖可逆,长期高糖难复”形容。当血糖短暂升高(数小时)时,血红蛋白β链N末端缬氨酸的氨基可与葡萄糖的羧基形成席夫碱(Schiffbase)结构,这种结构是不稳定的,此后若血糖水平恢复至正常,它可重新解离为葡萄糖和血红蛋白。但是,若血糖长期异常(数天~数周)时,席夫碱就会经过阿马多里(Amadori)转位,分子重排形成稳定的酮胺,这个过程不再可逆。如下图所示: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但是,我们在临床上很难听到GHb,更经常耳熟能详的是HbA1c。其实,HbA1c是GHb的一种亚型,约占总GHb的60%~70%,因为它的结构稳定,临床常用HbA1c代表GHb。
目前,HbA1c最广泛使用的检测方法是免疫法,该法所采用的单克隆抗体仅能识别结构稳定的包含酮胺的HbA1c,不识别糖基化的中间产物。测得的HbA1c有两种表达方式:
1.比值式,也是被大家所熟知,意为HbA1c占总Hb的百分比(%HbA1c);
2.计量式,即HbA1c的mmol数与总Hb的mol数的比值(mmol/mol)。
因为红细胞平均寿命天,所以,理论上HbA1c能反映近天的平均血糖水平,但实际上,HbA1c与近期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性更高,有研究表明30天前的血糖水平对当前HbA1c的贡献率为50%,而90~天前的只占10%。因此,临床通常认为HbA1c所反映的是近2-3月的血糖控制情况。
平均血糖(eAG)
eAG与HbA1c之间存在线性定量关系,即:
eAG(mg/dl)=28.7×HbAlc%-46.7
Uptodate网站亦提供了一款小软件,用户界面友好,能够快速实现HbA1c与eAG的换算。如下图,笔者将7.4%代入HbA1c后,估计出近2~3月以来平均血糖浓度为9.2mmol/L。
在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
和测定血糖相比,检测HbA1c的好处显而易见:它的变异率小,稳定性高,无需空腹,短期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影响检测结果。HbA1c一直是评价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标准,有证据显示,HbA1c降低至7%或以下可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故非妊娠成人糖尿病的HbA1c控制目标是<7%。如果某些患者无明显的低血糖或其他治疗不良反应,更严格的HbA1c目标,如HbA1c<6.5%也可考虑。
然而,是否应该把HbA1c列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国内外专家颇有争议。直到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首次批准HbA1c作为糖尿病4种诊断方法的一种,其诊断切点为≥6.5%,对之前3种诊断标准的建议未变,包括:
FBG≥7.0mmol/L;
75gOGTT2h血糖≥11.1mmol/L;
或有典型症状的个体随机血糖≥11.1mmol/L。
除此之外,ADA还建议HbA1c水平5.7%~6.4%的患者归类为“糖尿病前期”。
值得注意的是,HbA1c虽是反映平均血糖的良好指标,却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大小,对于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尿病患者,HbA1c无法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进展。此外,HbA1c的检测还受许多因素影响,比如:任何缩短红细胞平均寿命的疾病,如溶血性贫血、活动性出血等,使得红细胞暴露于葡萄糖的时间减少,HbA1c的水平也相应降低。相反,任何增加循环中红细胞平均寿命的因素,如脾切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将使HbA1c升高。HbA1c存在种族差异,维生素C和E也可以抑制血红蛋白的糖基化从而使HbA1c降低。血红蛋白病、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红素血症、慢性乙醇中毒、长期摄入水杨酸、鸦片成瘾等,都会干扰HbA1c的测定。
因此,临床工作中需注意:
贫血患者的HbA1c不用于糖尿病的筛查或诊断。
单次测定HbA1c无法明确诊断或病情时,联合血糖检测或观察HbAlc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