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2016-8-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育儿经】如何辨别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很多年轻妈妈也许都有类似的经历,宝宝刚出身几天却出现了黄疸,内心纠结着这到底正不正常呢,既担心宝宝又不愿意住院,年轻爸爸们的日子更是难熬,乃至由于宝宝住院被老婆扫地出门的可怜老爸。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如何辨别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特点:

1、一般情况良好不伴随其他临床症状,大小便色彩正常。

2、足月儿生后2~3日出现黄疸,第4~5日最明显达高峰,第5~7日消弱,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弱,最长可延迟到3~4周。

3、逐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每小时0.85μmol/L(0.5mg/dl)。

4、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般稍呈黄色,巩膜可有轻度黄染,但手心足底不黄。

缘由:

1、母亲产前用药:如给母亲产前运用了大量催产素或维生素K等;

2、产程中有窒息、缺氧:由于呼吸困难、缺氧,一方面加重了酸中毒,另方面抑制了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影响了胆红素的代谢进程;

3、分娩时损伤出血,使胆红素产生增加;

4、产后受冻、饥饿:此时体内游离脂肪酸等有机阴离子增多,与胆红素竞争与白蛋白结合,而使胆红素游离血中,延迟豢养,胎粪排出延迟,可增加肠一肝循环,使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

为了预防新生儿产生高胆红素血症,孕母产前用药要慎重,能不用的药物尽可能不用;分娩进程中周密监护,以避免胎儿产生窒息和产伤;生后注意保持新生儿体温,适当提早豢养。若已产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除病因医治外,可运用光疗、血浆或白蛋白等医治。

病理性黄疸

特点: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血清总胆红素值已到达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或逐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或每小时超过0.85μmol/L(0.5mg/dl);

3、黄疸延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4、黄疸退而复现;

5、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34μmol/L(2mg/dl);

具有其中任何一项者便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病因:

1、胆红素生成过量:红细胞增多症、体内出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母乳喂养、红细胞酶缺点、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窒息、缺氧、酸中毒及感染,Crigier-Najjar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Lucey-Driscoll综合征、药物。

3、胆红素的排泄障碍: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缺点病、先天性非溶血性结合胆红素增高症、胆管阻塞。

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需要分析病因,针对病因医治。

以上是简单辨别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参考标准,主要还得结合宝宝的具体情况。年轻父母们,关键时候得理智一点哦,既不需要过度紧张,也不能由于舍不得和宝宝分开而耽误了医治!

分享到朋友圈,您会变得更有价值









































治白癜风
有治好白癜风的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by/7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