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空腹血糖控制满意的患者

2016-6-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然而,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并不是追求血糖降得越低越好,而是要兼顾心血管获益和用药安全

□记者 梁琨瑜

田晨光介绍,糖化血红蛋白则能更全面地反映糖友的血糖控制情况现在,国际上一些有关糖尿病的大型临床研究,都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作为控制血糖好坏的金标准,其原因就在于此

反映血糖的指标有多种,如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尿糖等虽然这些指标都能反映血糖水平,但临床意义还是有所不同的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由6.5%升为7%

从目前的医学证据来看,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很难,而且与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相比,获益也相差不多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降至6.5%未能降低大血管并发症风险相反血红蛋白176过于激进的降糖治疗(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评估血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相关性后发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降低1%,糖尿病相关死亡率降低21%,心梗发生率降低14%

郑大二附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田晨光介绍,旧版《指南》规定新确诊的糖友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减轻体重、加强运动和控制饮食),三个月后血糖仍控制不好再使用药物血糖标准由糖化血红蛋白≤6.5%变为≤7%,让全国实现血糖达标的糖友由不到30%增加到1/3左右,这是好事因为对于部分糖友特别是老年糖友来说,如果血糖控制得太低反而不利另外,与旧版《指南》不同的是,被纳入医保的二甲双胍推荐为中国ⅱ型糖友的一线起始用药,需要血红蛋白病检测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通过空腹血糖,能了解患者血糖控制的一般状况空腹血糖高,意味着患者基础胰岛素分泌能力差餐后血糖高,则提示分泌胰岛素的储备能力差或存在胰岛素抵抗除了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外,餐后血糖控制满意,患者的空腹血糖大多是满意的而空腹血糖控制满意的患者,餐后血糖却未必满意这是因为,进餐是一种负荷,保存有一定胰岛素分泌能力的患者,在基础状态下,由于一夜不进食,空腹血糖是正常的但是,只要一进食,胰岛素的作用就显得不够,表现出餐后高血糖进餐的作用就如同上楼和负重,一个人平地行走不觉得累,但上楼或负重就显得吃力了

糖化血红蛋白是控制血糖的金标准

新版《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两大变化不稳定血红蛋白病最值得关注:一是血糖达标的标准放宽,修改后糖化血红蛋白≤7%即视为血糖达标;二是二甲双胍被推荐为中国ⅱ型糖友治疗的一线起始用药


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
小孩白癜风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by/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