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指数显示体型偏瘦

2015-8-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可见我国1型糖尿病患者很多人都不知道患病,一直等到出现严重急性并发症才到医院救治

发病年龄22-29岁为发病高峰期李津分析说,在国外研究报道,成年人起病的1型糖尿病并不少见,只不过我们目前发现的这些人群中,在年龄组构成比中,22-29岁时发病最多

为了掌握1型糖尿病的现状及基本特征,全省启动了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项目,作为发起单位之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津博士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13年7月,广东省16家医院收录登记了4819例1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并且帮助患者进行了规范化自我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定期随诊,各种并发症的定期筛查等等,据分析,初步发现广东1型糖尿病有以下四个特点:

超过一半的病人发生过急性并发症据调查,有一半的1型血红蛋白156糖尿病患者发病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过酮症酸中毒而被送入院急救过

据了解,目前研究仍在进行中,该项目负责人翁建平介绍到,1型糖尿病的病因未明,患者需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自己监测血糖,防范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并定期接受眼睛、肾脏等器官的慢性并发症筛查同时也希望社会更加了解1型糖尿病患者,让病友们对自己更有信心,让全社会都能够参与对糖尿病患者的关心中记者 张华

体重指数显示体型偏瘦在本次登记人群中,1型糖尿病患者并不是大腹便便的体型,反而他们身材基本偏瘦据统计,20%的患者偏瘦,70%体重正常,10%有超重,还有部分偏胖和肥胖的患者而在西方,有1/3的1型糖尿病患者是超重的

标签: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者 血糖监测血红蛋白m病 血糖指标

据调查,在我国1型糖尿病患者中,只有28%的人血糖控制达标,剩余72%的人血糖指标都出现“过山车”的现象,忽高忽低,因而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也日益增加近日,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新闻发布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姚斌教授称,血糖控制不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血糖监测不好,每天监测才0.4次(美国为5.5次/天),也就是说,我们两天监测不到1次血糖!对糖尿病的控制自然就显得很苍白无力

两天监测不到1次血糖据统计,样本中糖化血红蛋白的中位线为8.6%(超过8%则表示血糖控制不理想),4819例1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值均超过了8%,血糖长期都控制得不理想而随时测定血糖,只有28%的人达标还是因为血糖监测的次数太少,平均每天测血糖异常血红蛋白病的次数为0.4次,也就是说,两天还测不到一次血糖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白癜风好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by/5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