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过山车的5大危害,糖尿病人都该知道
2021-2-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用药能控制吗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有医生曾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患者案例:姐妹二人同时在52岁时确诊糖尿病,几年后,血糖长期达标(糖化血红蛋白值)的妹妹突发心梗,前后进行两次支架手术,而血糖长期偏高的姐姐却无大碍。妹妹百思不得其解。糖尿病不就是血糖高导致的,怎么姐姐的高血糖反而没事?经过医生的一番研究,谜团被揭开。原来姐姐的血糖虽偏高,但胜在平稳,医院检测的糖化血红蛋白虽都达标,但平日的血糖波动幅度却很大,高的时候很高,低的时候很低,过山车似的。原因在于,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人体组织细胞如果一直处于稳定的高血糖环境,尚且具备一定适应能力,而当其处于反复波动的血糖环境时,这种适应能力更欠缺,进而可能通过应激反应、损伤内皮细胞功能等途径引发血管病变。换言之,血糖过山车(即血糖波动)比血糖偏高的危害更大。通常情况下,长期让血糖过山车的患者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损伤胰岛细胞。反复拉扯的血糖状态,会使得患者体内为数不多的胰岛β细胞越来越少,机体对血糖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差劲,只能越来越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血糖更加难以管控。因为机体越来越依赖外源性胰岛素,对外源性胰岛素的应答越来越敏感,所以当血糖升高时,患者但凡稍微增加些胰岛素注射剂量,低血糖就来了,反之,当血糖下降时,患者减少些剂量又很容易造成高血糖,最终形成高高低低的恶性循环。损伤血管。前面介绍过,血糖的反复波动会不断损伤血管内皮,引发血管病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出现的风险更大。昏迷。血糖的反复波动,同样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低血糖频繁发生,患者陷入昏迷,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智力。这算是抢救及时的结果。死亡。陷入昏迷的另一种恶性结果,特别是夜间昏迷,很容易在不知不觉间导致患者死亡。那既然血糖波动这么可怕,患者怎么做才能让血糖停止波动呢?注意哈,人体的血糖本身在24小时内就是不断变化的,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非糖尿病人的血糖也会有一定幅度的波动(日内血糖波动幅度小于2-3mmol/L,日间血糖波动一般不超过0.8mmol/L)。因此,糖尿病患者所要追求的血糖平稳,绝不可能是静止状态,而是波动于一定区间的状态。一般而言,血糖波动包括两种类型:日内血糖波动和日间血糖波动。如果某患者一天内最大血糖值为18mmol/L,最小血糖值为6mmol/L,那其自我监测的日内单一的最大血糖波动幅度是12mmol/L;如果某患者前一天早晨的空腹血糖值为5.9mmol/L,结果第二天或隔几天的早晨空腹血糖就飙升至12.9mmol/L,那其日间血糖波动的就是7mmol/L。糖尿病人的理想血糖标准差最好不要超过平均血糖的1/3,标准低点的,那就是血糖波动范围不要超过平均血糖的1/2。也就是说,糖友的血糖波动只要是在平均血糖的1/3至1/2的范畴,就都是可以接受的,不必太过担心。问题来了,平均血糖又是怎么算的呢?其一,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来推导,平均血糖值(mmol/L)=28.7×HbA1c(%NGSP*)-46.7。其二,检查空腹血糖、或餐后两个小时血糖时,分别检查两次,然后取这两次检查血糖数据的平均值。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会了估算血糖波动值,只是糖尿病人该走的第一步,真正想将血糖控制得较为稳定,还得靠平时的一举一动。主要是能引起血糖波动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多数因素可能还是患者意料之外的:吃了大量碳水化合物、运动量不够、胰岛素或口服药物剂量变动、生闷气、发脾气、吵架、失眠等等,都会对血糖产生影响。基于此,患者能做的,也正是从饮食、运动、用药、情绪等方面入手:保持饮食定量且保证营养均衡,注意加餐,减少波动;不随便改动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保证情绪稳定,放平心态;睡眠充足,但不过量;定期检测血糖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