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知1种疾病引发多种危机6种糖尿病
2018-10-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中国年味”摄影大赛大众评选将于
2月22日0:00
正式开始!
期待您的参与!
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会逐渐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主要指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而一些检查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发症,对并发症的防治非常重要!
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手段眼底检查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主要与病程和血糖状况有关。常见的有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眼底出血等,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做一次眼部的检查。
糖尿病肾病
约30%~40%的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20%左右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是: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或30毫克/24小时,即可诊断。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
心脏病变
糖尿病心脏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变、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需要做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自主神经电生理检测。
需注意的是,糖尿病容易合并血压或血脂异常,加重心血管损害,因此也要进行血压、血脂的检测。
神经病变
60%~7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症状,如四肢感觉减退、麻木、刺痛;腹胀、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性功能下降;听力下降、吞咽困难等。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依据是神经电生理检查,即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肌电图。
周围血管病变
全身大血管均可受累,下肢最为常见,可表现为足部皮肤发凉、足部疼痛、间歇性跛行,且皮肤易受感染,溃疡经久不愈,严重者引起坏疽导致截肢(趾)。
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外周血管病变。
口腔检查
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中以牙周病最为常见,患病率可达30%左右。慢性牙龈炎反复发作,牙槽骨萎缩,久而久之易引起牙齿松动或脱落。因此,不能忽视口腔检查。
另外,经常并有规律的血糖监测及每3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也有利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
糖尿病人应该注意的4点
1防流感,防感冒
通常,在冬末春初这段时间,冷空气活动频繁,倒春寒也比较常见。中老年朋友,别急着减衣物。
乍暖还寒的时候,也是流感病毒活跃的季节。如果不小心「中招」,咳嗽、流鼻涕、发热就够难受了,还可能影响血糖的控制。
糖尿病人得流感后,比一般人更容易并发感染,病情更重,治疗也更麻烦。所以,建议大家可以提前注射流感疫苗。
平时则要注意防寒保暖。经常开窗通风,勤洗手。加强体育锻炼,好的体魄抵抗力更强。
如果不小心得了感冒或者流感,记得多监测血糖,发现血糖控制不好,医院咨询医生。
2
动起来,减脂肪
经过一个多吃少动的冬天,许多人又长了一圈肥肉。
过于肥胖的体型,不但换上春装不好看,更是血糖控制的隐患。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说,身体对胰岛素的利用效率不好了。
所以,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明明还是原来的饮食运动习惯,也按时吃药打针了,但是血糖就是控制不好,只得调整治疗方案。
所以,如果发现自己血糖控制不好,除了及时去看医生,还要注意看看自己,是不是腰围粗了,体重涨了。
如果需要减肥,还是老方法:管住嘴、迈开腿。
以血糖平稳为前提,按照自己的体型严格控制饮食,每周至少运动分钟。
3
节假日,别大意
春日里,携家带口春游踏青,看春日晴好、万木抽芽,是十分愉快的。
但是要提醒大家,对于各种应季的节日小食,比如汤圆、炸春卷、青团等,尝尝味道就可以了,千万别放开嘴吃,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如果春游踏青,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足部的护理:穿柔软的棉袜,选择合脚的鞋子。
另外,如果是长时间外出游玩,大家记得好好规划行程和饮食,避免饮食不规律引起的血糖波动。建议大家在春游时随身带上饼干、糖块、血糖仪,如果出现低血糖,要及时处理。
4
皮肤痒,别去抓
春天,也是过敏好发的季节。
如果出现了过敏,皮肤瘙痒,不要去搔抓皮肤,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用热水烫洗也是不可取的。
大家可以用轻轻拍,或者用冷水打湿毛巾,敷在痒的地方帮助止痒。
过敏更重要的是预防,如果自己本来就有过敏史,医院,请医生开一些抗过敏药内服。或者配合皮肤科的医生,做脱敏治疗。
另外,自己也要注意尽量避免接触过敏的东西:比如花粉、尘螨等。出门带上口罩,回家及时更换衣物。注意清洁家里容易积灰的地方,床上用品也要及时换洗。
来源:健康头条
春季易生病
慢性病患者更应做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