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变身小黄人,你该怎么办
2018-1-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
《神偷奶爸3》即将上映,相信电影中可爱萌的“小黄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生活中,这样的“小黄人”随处可见。
红彤彤的脸蛋、肉嘟嘟的腮帮,宝宝的降生为爸妈们带来了许多欢乐。然而,有的爸妈发现自己的宝宝长得并非想象中的那样——
理想↑
现实↑
为什么会这样?
?
很多宝宝在出生后皮肤会逐渐发黄,这个在医学上称之为黄疸。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的黄染。
一般新生儿会在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如果宝宝一般情况好的话,家长不必太紧张,足月的宝宝一般在2周内黄疸会消退。
有些宝宝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退而复现。
引起上述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
感染性
新生儿肝炎――多为宫内感染所致,以巨细胞病毒最为常见,其他为乙肝、风疹等病毒。感染可经胎盘传给胎儿或在通过产道分娩时被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这是由于细菌毒素的侵入加快了红细胞的破坏,损坏了肝细胞所致。
非感染性
新生儿溶血――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亲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胆道闭锁――是由于胆管阻塞使得结合胆红素排泄障碍。母乳性黄疸――常指母乳喂养的宝宝在生后3个月内仍有黄疸,其特点时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婴儿一般状态良好,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可发现。遗传性疾病――红细胞酶缺陷如G-6-PD;其他还有血红蛋白病等。
爸妈们该怎么做?
?
若为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如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若为红细胞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治疗黄疸最常见的方式是光疗,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照蓝光”。
蓝光是啥?有什么作用?
?
蓝光是一种特定波长的光,它其实也存在于正常的日光中,蓝光照射只是加强这种光或是说单纯用这个波长的光进行全身照射。它的作用就是能够使宝宝血液中的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易于排出体外。蓝光不会对小宝宝的皮肤造成伤害,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治疗方法。
照蓝光时需要做些什么?
?
宝宝除双眼佩戴护眼罩,穿尿不湿以保护眼睛和生殖器外,其余均裸露。
为了避免影响光疗的效果,宝宝的皮肤上不可涂粉和油剂等。
护士会包裹住宝宝的手、脚以防止指甲划破皮肤。
照蓝光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
体温不稳定:护士会测量宝宝的体温以随时调节箱温。发热过高的宝宝必要时会暂停光疗,待体温正常后再继续治疗。
腹泻:其原因为光疗分解产物经肠道排出时刺激肠壁引起。大便多为绿色稀便。大便稀、次数多时应补足液体。
皮疹:光疗停止可自行消退。
核黄素缺乏与溶血:光疗超过24小时,容易照成核黄素缺乏。必要时医生会给宝宝补充核黄素。
黄疸宝宝需注意的观察要点有哪些?
?
1、皮肤、巩膜(就是我们俗称的“眼白”)的色泽是否有黄染;
2、注意宝宝是否有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情况;
3、观察宝宝大小便的次数。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需要爸爸妈妈们仔细观察,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使宝宝的健康受到损害。
欢迎加入市妇幼
孕妈官方
宝宝官方
共同讨论、交流
素材来源丨儿科
制作丨杨晶
编辑丨余章斌翁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