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血液
2017-8-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昨天给大家分享了: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生理学知识。感觉这位圈友的整理。
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功能和生成的调节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和生理性抗凝物质一、血细胞组成、生理特性、功能、及其生成的调节
01红细胞生理:
数量男:4.5~5.5×/L女:3.5~5.0×/L
生理特性:
①渗透脆性:RBC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正常值:0.42%NaCl:开始溶血;0.35%NaCl:完全溶血。
影响因素:衰老RBC>刚成熟RB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正常RBC。
②悬浮稳定性:RBC能比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
影响因素:血浆成分影响悬浮稳定性!与红细胞无关。
③可塑造变形性:RBC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能力的特性。
影响因素:与表面积/体积呈正相关;与RBC膜弹性呈正相关;与RBC内粘度呈负相关
红细胞的功能:
功能物质:血红蛋白(HemoglobinHb)
男性:~g/L女性:~g/L
(1)运送O2和CO2,RBC内O2浓度血浆70倍
(2)缓冲pH,由Hb实现KHb/Hb,KHbO2/HbO2
RBC生成的调节:RBC寿命天左右
RBC的生成生成原料上:3个重要物质
VitB12:是DNA合成的辅酶,机体对VitB12吸收需内因子的参与。
叶酸:RBC成熟因子,合成DNA所必需。
铁:合成Hb的必需原料
Fe2+----小肠→转铁蛋白→骨髓→幼红细胞(合成血红素)血红素+珠蛋白→Hb
EPO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主由肾脏来产生。
红细胞的破坏:破坏场所:主要在血管外(脾、肝)+血管内占10%
过程:衰老RBC→变形力↓→阻留→缺氧、缺葡萄糖、pH↓→脆性↑→破裂
02白细胞生理:
白细胞数量:(4~10)x/L
名称百分比(%)主要功能中性粒细胞50~70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组织、衰老的红细胞及抗原-抗体复合物嗜碱性粒细胞0~1释放肝素、组织胺,参与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0.5~5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过敏反应淋巴细胞20~40T细胞→细胞免疫B细胞→体液免疫单核细胞3~8吞噬作用、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与调节03血小板生理:
数量:~×/L
生理功能:
血小板生理功能:
①维持毛细血管完整性
②凝血和止血作用:损伤→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吸附、修复
二、生理性止血1.凝血系统
2.抗凝系统
体液抗凝系统:(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Ⅲ、TFPI和肝素)
①抗凝血酶Ⅲ
②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是小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糖蛋白。
③蛋白质C系统:蛋白质C、凝血酶调制素、蛋白质S和蛋白质C的抑制物。
④肝素:是由肥大细胞产生的粘多糖。
细胞抗凝系统:
网状内皮系统对凝血因子、组织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的吞噬。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