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临床应用解析一

2017-3-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中葡萄糖与血红蛋白游离氨基发生非酶促糖基化反应的产物,反映检测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自年Rahbar[1]在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中首次发现HbA1c,并证明其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至今已40多年,在此期间,经过全世界科学家和临床医师的反复探索、研究和实践,人们对HbA1c应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和全面。HbA1c不仅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糖尿病血糖控制与监测的金标准,而且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其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HbA1c的临床应用已逐渐拓展至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及预测等方面。

一、HbA1c与糖尿病血糖控制和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防治领域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两项研究——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及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均证实以HbA1c为目标的强化血糖控制可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3],从而明确了HbA1c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密切关系,确立了HbA1c作为衡量血糖控制水准金标准的地位。此后国际上围绕HbA1c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涌现了大量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了HbA1c在血糖监测和控制中的重要性。

DCCT及UKPDS研究显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均随HbA1c的升高而升高,UKPDS研究还发现HbA1c每降低1%,微血管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可降低37%[2-3]。1项来自马来人的研究显示检测轻度及中度视网膜病变的HbA1c合适切点分别为6.6%及7.0%[4]。年国际专家委员会总结了来自埃及、Pima印第安人、全美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3项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指出HbA1c6.5%可识别存在进展型视网膜病变风险的患者[5]。Detect-2研究对来自5个国家的9项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HbA1c6.4%是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切点[6]。侯佳宁等[7]对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HbA1c≥6.5%的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急剧增加;并指出病程≤5年、5~10年及≥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显著增加的切点分别为8.1%、6.1%和5.6%。糖尿病治疗和血管保护行动:百普乐与达美康缓释片对照评估研究(ADVANCE)显示,5年随访时强化治疗组HbA1c水平明显低于标准治疗组(6.5%比7.3%),同时微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较标准治疗组降低,其中主要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明显降低[8]。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Selvin等[9]对糖尿病患者的荟萃分析发现,HbA1c每升高1%,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对风险分别增加15%和18%,发生外周动脉疾病的RR分别增加32%和28%。芬兰1项10年前瞻性研究显示,基线时HbA1c≥6.5%的女性10年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对风险为[2.99(2.50~3.56)][10]。Ray等[11]对5项心血管终点事件前瞻性研究共3万多名研究对象的荟萃分析结果发现,强化治疗组的HbA1c较标准治疗组平均降低0.9%,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降低17%,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15%。

来源

中华糖尿病杂志

作者:上海交通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包玉倩

蓝怡科技——医院综合服务供应平台

****欢迎加入蓝怡在线公众服务平台****

蓝怡公司理念:诚信·创新·协作·快乐

你可以通过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查看此产品精彩内容哦。

回复“活动”:查阅







































兰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排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by/13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