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科普这些肾脏疾病的症状,你知道吗

2017-2-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自觉症状分为两种

自觉症状根据肾脏疾病的种类而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急性症状型与无症状型两种。

急性症状类型是指,身体突然出现浮肿、尿液异常、尿量变少或血压升高等显著症状。这些症状由于可以自己察觉,所以能够及早被发现。

另一种无症状类型的特征是,未出现上述的明显自觉症状,但经血液及尿液化验可发现异常。不幸的是,大部分肾脏疾病的患者属于此类,早期症状不明显,未引起足够重视,当出现临床症状时,肾功能已严重恶化。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建议必须定期接受检查,提早发现肾脏异常,及时干预治疗。

另外,建议各位能够养成注意观察自己的尿液是否存在异常,以及身体有没有浮肿现象的习惯,可以作为了解肾脏健康状态的参考标准。如果对自己的身体多加关心,就能够马上察觉到异状,可以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下将为你介绍关于尿液检查的重点注意事项。

肾脏疾病的症状分为两种类型

你的尿液是正常还是异常?——简易的尿液检查

健康的尿液颜色是由淡黄色到淡黄褐色。尿液的黄色成分之一是尿色素,另外还有尿胆素(urobilin),是由血液色素血红蛋白(hemoglobin)转变的胆红素(bilirubin)形成。尿液颜色虽然受体内水分多寡影响,时而变淡、时而变深,但主要是由于上述两种成分决定。

例如,晨起或大量出汗后,尿液的颜色会较深;相反地,如果大量饮水,或在寒冷冬天时,尿液的颜色会较淡、接近无色。关于观察尿液要注意的情况有:与平时不同且持续出现明显异常的颜色,例如,因肝功能受损而无法分解胆红素时,会形成深黄褐色的尿液;而尿液呈红色或红褐色、茶褐色的话,可以视为一种带有红血球的血尿现象。

尿液呈红褐色且混浊时可考虑是血尿。出现血尿有可能是急性肾炎、特发性肾出血(essentialrenalbleeding)、肾癌、肾结核、肾脏结石等肾脏病。尿液颜色呈现比平时深的茶褐色,连泡沫也带有颜色的时候,可能是肝脏与胆管疾病;至于有白浊状况时,则可能是肾盂肾炎与膀胱炎等疾病,尿液白浊是由于白血球与细菌相混合造成的。

从尿液的颜色来了解健康的检查

健康的尿液几乎是无味的

健康的尿液几乎没有味道的。因刚刚排出的尿中含有氨基酸等的代谢成分,会带有一点气味。此外,将尿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因细菌繁殖而产生氨,便会产生厕所常有的臭味。

但是,如果刚排出的尿就带有臭味的话,有可能是由于膀胱中有细菌繁殖而产生的。尿液带有刺鼻味,通常是因为排尿系统发炎所造成的。另外出现甜酸的气味时,则是由于酮体造成的,如果尿出现这样的味道,会被认定是糖尿病的特征。

除了味道以外,泡沫的有无也是检查的重要项目。若尿液像肥皂水带着泡沫,甚至在冲完水之后马桶仍残留有泡沫,可能是因蛋白质存在尿液中所形成的蛋白尿。

健康肾脏的肾小球不会滤出大量的蛋白质,而一些被滤出的小分子蛋白则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所以尿液中不会出现过多的蛋白质,因此,蛋白尿被认为是肾小球或肾小管异常的表现。

在采集尿液进行化验时,不要取刚排出的前段部分,应取中段尿液来检查。原因是刚排出的尿液会混入附着在尿道附近的细菌,经过一段时间,细菌会繁殖,影响检查的准确性。下面将为你说明何谓排尿次数异常与尿量异常。

由味道可以了解身体健康

每天的如厕平均为4至5次,超过就可能是尿频

健康人一天的排尿次数平均为4到5次。当然,这只是参考值,因存在个体差异,平时对于排尿次数及尿量情况的注意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将排尿次数多的情形称为「尿频」,大多是由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统炎症造成的。可导致排尿次数异常的疾病还有神经性膀胱炎、尿崩症、糖尿病等。

正常的排尿量一天约为至毫升,医学上定义一天排量不满毫升为「无尿」,少于毫升为「少尿」,超过毫升则为「多尿」。肾脏病也会导致尿量异常,少尿与无尿是疾病末期经常出现的症状。(注:慢性肾病患者的尿量不一定减少,有些病人反而夜晚的尿量增加)。

水分摄取方式也会影响排尿量,因此要注意不能因尿量未见异常,就认为肾脏没有问题。另外像是尿流变细、排尿不顺的情形,则可能是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尿道变窄、癌症等引起;排尿时间过长的排尿困难,则可能是前列腺肥大症、急性前列腺炎、癌症等导致的;有残尿感则可能是膀胱炎、膀胱结石及前列腺肥大症;排尿时若带有疼痛感则可能性是罹患尿道炎与癌症。不管是哪一种,发觉排尿情况与平时不同时,就必须接受详细检查。

由排尿的次数、排尿量来判断肾脏的健康情况

容易浮肿的人可能罹患了肾脏病

肾脏病的另一个自觉症状是——浮肿(水肿),这是皮下组织积存过多水分所造成的肿胀。如同前述,肾脏负责生成尿液并调整体内的水分与盐分(注:钠)的含量,当因某些原因造成肾脏疾病,使肾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时,会使水分积存体内而发生浮肿。此外,血液中的蛋白质具有将水分从血管外围组织间质中引入血管内的功能,当罹患肾脏疾病使得血管中的蛋白质流失时,便无法让水分保留在血管内,使水分由血管内向组织间质渗透,而造成水肿。通常肾脏病患者的脸部与脚部最容易发生水肿。下肢发生浮肿时,脚背肿胀会造成穿鞋困难,此时以手指按压小腿与脚面约10秒,该部位会形成一个凹陷,久久无法回复。穿袜子时,腿上会留有明显袜痕,或是因为袜子太紧而使小腿出现比脚背还明显的浮肿。更有甚者,大腿附近也会出现浮肿情况。面部浮肿常见于早上,晨起时最易发现,眼皮及眼周均会水肿,使细小的皱纹变得不明显。在腰部、背部、阴部也会出现浮肿。有时也会发生因为水分积存在胸腔(胸部积水)引发呼吸困难,或因腹水造成腹部肿胀等情形。除上述介绍的情况外,肾脏病还有很多其他症状,只是出现频率较少。接下来为各位解说一些容易令人忽略的症状吧!

有关肾脏病所引起的浮肿的重点

轻微的疼痛、头痛与发烧状况也必须注意

肾脏病患者也可出现「疼痛」与「发烧」等症状,虽然罕见,但也被认定是一种自觉症状。根据疼痛的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种:平时无症状,但是敲打背部时会出现剧烈痛楚的「敲打痛」,是肾脏病最具代表性的疼痛;腰部的轻微疼痛可能是由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及肾盂肾炎等引起。「多发性囊泡肾」(注:多囊肾)会因为出血而产生腹痛,「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与「肾结石」等疾病则可引起腰痛、腹部两侧疼痛。临床也可见到患者出现发热症状,过去曾发生过因为畏寒突然发高烧(40℃)而误以为是「感冒」,事实上却是「急性肾盂肾炎」的案例。

肾脏疾病恶化后会导致代谢产物积存在血液中,当血液中有害代谢产物浓度过高,毒素循环全身而引发各种症状的情况,我们称之为「尿毒症」;如对腹泻、恶心、食欲不振、呼出气体有尿味、神经麻痹、痉挛、昏睡等尿毒症状放任不管,则会危及患者生命。

前面曾提过,大部分的肾脏病属于「无症状类型」,当肾脏功能只有正常情况的30%-50%时,容易出现因浮肿所形成的高血压。当症状持续加重不缓解,发展到引发尿毒症状的程度时,肾功能已降低到只有正常情况的5~10%左右,这样比喻应该可帮助各位了解吧!

肾脏功能异常时会出现上述症状提示我们引起注意,但要确实了解肾脏的健康状态,医院定期接受检查。因此,在下一期将为各位说明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病的尿液检查。

各种肾脏病的征兆肾脏病的征兆——自觉症状如下:

未完待续~~

内容转载自







































白癜风怎么样治疗
青年白癜风有效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by/128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