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S20155张表6条口诀,助你轻松
2016-12-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重大。12月9日,在CDS年会上,医院的郭立新教授以“常规血糖监测和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为题带来精彩分享,一起来通过5张表和6条口诀来掌握血糖监测的要点吧!
作者:医学界会议报道组青烟残雪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所谓“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糖尿病的治疗也是如此,没有血糖的实际情况作为参考,治疗很可能事倍功半,故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血糖监测,不仅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而及时合理地调整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还可以预测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降低由此带来的风险,促进血糖平稳安全地达标。另外,监测血糖还有助于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减少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郭立新教授
那么,哪些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血糖监测呢?当然,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尤其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和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只不过病情不同,血糖监测的频率与时间不同。
餐前血糖适用于血糖水平很高以及存在低血糖风险的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适用于空腹血糖良好但HbA1c不达标者,以及需要了解饮食和运动如何影响血糖水平的患者;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特别是晚餐前注射的患者;而夜间血糖监测则适用于胰岛素治疗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然高以及夜间疑发生低血糖的患者。
那么,血糖监测存在哪些情况呢?下面6张表将让你有个全面的了解。
1、强化胰岛素治疗的血糖监测方案
强化胰岛素治疗的血糖监测方案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
睡前
未达标
√
√
√
√
√
√
√
已达标
√
√
√
√
注:表中√为确定监测点,√为可选择监测点(下同)
助记口诀:强化治疗每天测
注意:出现低血糖表现,测!出现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应监测夜间血糖。
2、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血糖监测方案
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血糖监测方案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
睡前
未达标
每周3天
√
√
复诊前1天
√
√
√
√
√
已达标
每周3天
√
√
√
复诊前1天
√
√
√
√
√
助记口诀:胰岛素需“”,即每周3天,每2周复诊1次(已达标每月1次),复诊前一天监测5点血糖谱。
注意:血糖未达标,每2周复诊1次;血糖已达标,每月复诊1次。
3、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短期强化血糖监测方案
助记口诀:特殊情况加强监测
注意:出现低血糖或HbA1c升高、有感染等应激状态、正在调整治疗方案、需要更多血糖信息等特殊时期使用,无需长期维持。
4、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交替配对方案
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交替配对方案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
睡前
周一
√
√
周二
√
√
周三
√
√
周四
√
√
周五
√
√
周六
√
√
周日
√
√
助记口诀:对对碰,即三餐前后分对测
注意:特殊时期使用,无需长期维持。
5、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餐时配对监测方案
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餐时配对监测方案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
睡前
周一
√
√
周二
周三
√
√
周四
周五
周六
√
√
周日
助记口诀:“餐时配对”饮食调
注意:未达标患者建议每月4周连续进行;已达标患者可以每月选1周进行。
6、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者的多点血糖谱方案
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者的多点血糖谱方案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
睡前
每周1天
√
√
√
√
√
√
√
助记口诀:每周5~7点血糖谱来指导方案,持续不达标,则尽早开始药物治疗。
注意:未达标患者建议每月4周各选1天;已达标患者每月监测1次。
最后,郭立新教授还强调了如何做到安全平稳降糖来更好地管理患者,包括以下4点:
设定血糖控制目标参考指南与共识,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寻找合适的低血糖和高血糖界限值和合适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极值,制定个体化的血糖监测方案。
自我血糖监测(SMBG)数据管理借助血糖日志、血糖数据管理软件等方式记录和分析血糖水平及变化情况,指导治疗方案优化。
确保监测的准确性确保血糖仪的准确度,及时更换试纸、电池,定时校准血糖仪等。
适度、合理血糖监测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专科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