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进补切勿盲目
2025/4/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家长总会想办法让孩子多补充营养,市面上的儿童营养补充产品多种多样,补钙、补锌、补铁……在眼花缭乱的宣传下,让家长们焦虑了起来,看着广告里的内容,总觉得自己孩子还“需要再补点什么
那么,这些琳琅满目的营养品中,都是孩子需要的么?
营养补充一定要适合、适当、适量。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可以分为7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水。市面上针对儿童的营养产品,主要围绕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为主。像比较常见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等属于维生素,而钙、锌、镁等属于矿物质。
婴幼儿要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是婴幼儿最早接触到的营养补充剂,在他们出生后的2至3周,就需每天补充至个单位活化的维生素D,可一直吃到2至3岁。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有效预防婴幼儿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与人体对钙、磷等矿物质的吸收、代谢息息相关,婴幼儿生长发育速度较快,且骨骼、牙齿、身高发育都离不开钙,因此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相对较大。
我们常说多晒晒太阳就能补充维生素D是有道理的,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占人体中90%的来源),但婴儿很难通过日晒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婴幼儿从人乳中摄取的维生素D比较有限,此外,婴幼儿易患的感染性疾病、慢性消化道疾病、肝胆系统疾病等,也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因此需要额外补充。
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如果孩子平时钙摄入量不足时,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钙。
有些营养补充没必要
铁元素,有些婴儿会出现生理性贫血,随着孩子的长大,造血功能发育成熟,情况就会得到改善,一般来说若血红蛋白含量超过克/升,就无须额外补充铁剂。铁元素完全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取,因此对于正常饮食的孩子来说完全够用,无需额外补充。
锌元素,锌有利于保护儿童视力,具有提高味觉,保护胃肠黏膜的作用。坚果、油脂、海鲜中都含有丰富的锌元素,对于可以正常饮食的孩子已经足够吸收。除非在疾病状态下,比如儿童食欲减退,或患有某种胃肠道疾病,才需要专门补锌。
镁元素、磷元素和维生素K。这几类元素都是很难在消化道中被吸收的,即便是需医院诊断后通过注射补充。
维生素B、维生素C更普遍存在于一些食品中,所以只要儿童膳食相对全面,不严重偏食、挑食,一般身体就不会缺乏这些东西。
还有一些锰、锡等微量元素,在国外流行,用以提高儿童免疫力。其实,儿童免疫力在6月龄前依靠母乳,6月龄后则依靠自己塑造的“屏障”,不需要外源性补充剂,因此严格来讲,补充这些微量元素对提升免疫力的意义不大。
盲目给儿童补充营养成分,不仅仅是浪费那么简答,有些水溶性的营养小分子可以随着体液排出体外,而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这些脂溶性维生素以及各种矿物质元素,它们很难被排出体外,日积月累补充过量易引发中毒,对儿童身体产生副作用。
儿童该不该补、该补哪些营养素,家长不应该拿着儿童营养补充剂宣传语所说的症状给孩子“对号入座”。如果感觉有问题,可以找医生来做科学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