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糖尿病患者的围麻醉期管理早课学习

2021-3-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寒假白癜风诊疗计划 http://pf.39.net/bdfyy/jdsb/180108/5987123.html

病史资料

#

基本情况

患者,女,47岁,cm/59kg

#

现病史

因“发现甲状腺结节3月余”入院;

入院诊断:1、甲状腺结节

2、2型糖尿病

3、子宫切除后状态

拟行手术:甲状腺根治术

#

既往史

1.糖尿病史6年,服用降糖药二甲双胍,达格列净,注射门冬胰岛素、重组甘精胰岛素,血糖控制尚可;

2.-8-8日因卵巢子宫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附件切除术”,术后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恶心呕吐,就诊我院ICU;

3.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癫痫等慢性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史。

#辅助检查

心电图、胸部CT、超声心动图均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大致都是正常的。

血常规

尿常规

电解质

思考

术前如何评估本例患者?

糖尿病患者术中如何管理?

术中发生高血糖、低血糖如何处理?

术前如何评估本例患者?

血糖控制是否稳定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术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术前检测HbA1C,结果≤7%者提示血糖控制满意;围术期风险小。HbA1c8.5%,说明患者既往三月持续存在高血糖,围手术期风险高;术前空腹血糖<8.4mmol/L,最高不超过11.2mmol/L;尿糖阴性或弱阳性;尿酮体阴性。

是否存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糖尿病低血糖症。

是否存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血管并发症:冠心病,高血压,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

自主神经病变:胃肠功能紊乱,反流,糖尿病心脏病;

关节僵直综合征:长期1型糖尿病患者可发生关节僵直综合征,累及颞颌关节,寰枕关节,颈椎关节而造成气管插管困难。

术前评估——本例患者

2型糖尿病,病史6年,三个月前一直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控制不详,外院手术术后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从我院ICU出院后,开始服用降糖药二甲双胍,达格列净,注射门冬胰岛素、重组甘精胰岛素,血糖控制尚可;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6.4%。

大中血管病变:长期血糖升高会引起大中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血管明显狭窄时可引起相关临床病变:如心绞痛、心梗、脑梗、下肢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本例患者均无上述症状,心电图示大致正常心电图。

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可见夜尿增多、小便泡沫增多、尿微量白蛋白阳性,血肌酐改变,本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等均未增高,暂排除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可引起视物模糊、变形、甚至失明,眼底检查可见出血、渗出、视网膜剥离等改变,本患者无上述改变;糖尿病心肌病可引起心慌、胸闷等心脏缺血表现,本患者无症状,且心肌酶谱、心脏彩超均无明显异常。

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可引起四肢麻木、针刺感、蚁行等感觉异常,可出现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踩棉花感等,本患者无上述症状,未行肌电图检查。自主神经病变可累及胃蠕动、心率和血管紧张度,可表现为无汗、早期饱胀感、直立性低血压等,本例患者存在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风险,术前应做好准备处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关节僵直综合征:长期1型糖尿病患者可发生关节僵直综合征,累及颞颌关节,寰枕关节,颈椎关节而造成气管插管困难。

术前评估——本例患者

对于原因不明的恶心呕吐、脱水、休克、意识障碍、神经精神症状的患者,尤其是呼吸有烂苹果味、血压低而尿量多者,不论有无糖尿病病史,均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

早期诊断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应立即检测:血糖、尿素氮/肌酐、血清酮体或尿酮体、电解质、血气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诊断标准

当血酮≥3mmol/L或尿酮体阳性,血糖>13.9mmol/L或已知为糖尿病患者,血清HCO3->18mmol/L和/或动脉血PH>7.3时可诊断为糖尿病酮症,而血清HCO3-<18mmol/L和/或动脉血pH<7.3即可诊断为DKA。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HHS)诊断标准

血糖>33.3mmol/L,血浆渗透压>mmol/L,无酮症酸中毒,诊断HHS。

血浆有效渗透压=2×([Na+]+[K+])(mmol/L)+血糖(mmol/L)。

治疗原则:尽快补液恢复血容量、纠正失水状态、降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同时积极寻找和消除诱因,防止并发症。本例患者无急性并发症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本例患者

本例患者-11-13入院,停用二甲双胍,达格列净,给予重组甘精胰岛素24uqn,门冬胰岛素8-8-6utid控制血糖,测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控制在4.6-9.7mmol/L。

围术期管理

围术期管理

术中管理——低血糖

诊断标准

术中患者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低血压、脉压增宽、心悸、出冷汗、饥饿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意识朦胧、心动过速、瞳孔散大、嗜睡、昏迷。全麻病人出现不明原因的低血压、心动过速、出汗、脉压增大,全麻停药后出现苏醒延迟。

出现以上症状者应考虑低血糖,血糖<2.7mmol/L(50mg/dl)可明确诊断。

治疗: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50ml,必要时重复,5%-10%葡萄糖-ml/h静脉滴注,直至血糖≥5.6mmol/L并维持稳定。

入室情况

12:40入室检测有创血压、心率、脉氧、心电图、面罩给氧

BP:/73mmHg

HR:78bpm

SPO2:97%

麻醉诱导

12:45静脉诱导:力月西2mg、舒芬太尼30ug、依托咪酯20mg、罗库溴铵50mg、地佐辛5mg、多拉司琼12.5mg

麻醉维持

12:50-14:40手术七氟烷1%、丙泊酚2mg/kg.h、瑞芬太尼0.3ug/kg.min.术中血压控制在-/60-80mmHg,术中每小时测血气,未发现异常。

送入病房

15:10安返病房

麻醉管理与术中监测

——本例患者

术后管理

术后思考

麻醉选择与术中管理

麻醉及手术刺激可以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糖升高。而病人紧张、疼痛、术中出血等均可加重应激反应。因此,应尽可能选用对糖代谢影响小的麻醉方法及用药。

常用麻醉方法:

1.局部麻醉及神经阻滞:局部麻醉及神经阻滞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并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于四肢手术较为适宜。但应注意局麻药量较大时可发生心肌抑制,应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2.椎管内阻滞:对机体影响较小,对于四肢手术、下腹部及盆腔手术尤为合适。但糖尿病病人对感染的抵抗能力差,应严格无菌操作。

3.全身麻醉:全身麻醉便于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的管理,可选用安氟醚、异氟醚、氧化亚氮等对血糖影响极小的药物。高达40%的糖尿病病人喉镜显露声门困难,可能是由于关节僵硬,寰-枕关节活动度减小所致。此类病人对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过强,麻醉诱导期应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

作者:魏庆凤编辑:杨玉萍审核:刘苏

转自:徐医附院麻醉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z/188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