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血红蛋白病 > 血红蛋白治疗 > > 无题

无题

2021-12-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设计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www.zghy.org.cn/item/455360344477323264

1.WHO推荐的成人皮肤采血部位是

A.耳垂

B.大拇指

C.无名指

D.足跟内外侧

E.任何皮肤完好部位

C

静脉肘部是首选,

放血别忘拔针头,

皮肤通常选手指,

婴儿趾或足跟,

多项检查小板先。

2.静脉采血时,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从内向外消毒穿刺皮肤

B.先消毒后扎压脉带

C.见回血后松压脉带

D.未拔针头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

E.如需抗凝时应轻轻混匀

D

采血方法 

1.静脉采血法

注意事项

暴露不明手指消毒可触摸

只能外抽不内推

拔下针头沿管壁缓慢注入

2.皮肤采血法

注意事项

第1滴擦去且勿挤

多项检查采血的顺序依次为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等。

3.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凝血因子

E.pH

D

血浆抗凝出凝血

血清免疫缺因子

4.血沉检查应采用的抗凝剂是

A.枸橼酸钠

B.肝素

C.EDTA-K2

D.草酸钾

E.草酸钠

A

血沉抗凝枸橼酸

抗凝血液比1:4

5.患儿女,9岁。因头昏、面色苍白、乏力3年加重1月前来就诊。如进行血液分析检查,需使用的抗凝剂为

A.草酸铵

B.EDTA-K2

C.肝素钠

D.枸橼酸钠

E.草酸钾

B

6.患者,男性,35岁。在西藏高原工作10余年。血常规检查结果:RBC6.5×/L,Hbg/L,HCT0.65。如按常规操作进行外周血涂片,最可能出现的是

A.血膜分布不均

B.血膜过窄

C.血膜过厚

D.血膜过长

E.血膜过薄

C

血膜厚,血膜短

HCT高,粘度高应采用小血滴、小角度、慢推;

血膜薄,血膜长

HCT低,粘度低应采用大血滴、大角度、快推。

血液涂片制备-影响因素

7.不符合良好血涂片要求的是

A.头体尾分明

B.血膜厚薄适宜

C.两侧留有空隙

D.细胞分布均匀

E.血膜占玻片长度1/3左右

E

分布均匀

厚薄适宜

头体尾分明

边缘整齐

两侧留有空隙

8.吉姆萨染色法与瑞氏染色法相比,优点在于

A.试剂便宜

B.标本色彩艳丽

C.染料渗透性强

D.对细胞核着色较好

E.对胞质和中性颗粒着色较好

D

瑞氏最经典常用,

胞质颗粒效果好,

吉姆胞核寄生虫,

贮存愈久效果佳。

A.美蓝      B.伊红C.沙黄      D.甲醇E.甘油

9.瑞氏染液中的碱性染料是

A

10.瑞氏染液中防止甲醇挥发,使细胞着色清楚的是

E

11.配制瑞氏染料时用来溶解伊红、美蓝的溶剂是

D

我M+E-

瑞氏染液的作用

适量伊红、美蓝溶解在甲醇中,

一是 溶解美蓝和伊红

二是 固定细胞形态

甘油防醇发着色清。

12.关于改良牛鲍计数板,错误的是

A.每块计数板分2个同样的计数池

B.计数池与盖玻片高0.01mm

C.计数池内划有长、宽各3.0mm的方格

D.计数池分为9个大方格

E.每个中方格用单线分为16个小方格

B

改良牛鲍H型

每池高度0.1毫米,每池容积0.1微升,

四角中央五大格,四角单线白细胞,

单线分成16中,中央双线红与血,

双线分成25中,每中分成16小。

计数池微观结构

13.在Hayem液中,可防止细胞黏附聚集的是

A.氯化钠

B.硫酸钠

C.氯化高汞

D.氯化钾

E.结晶硫酸钾

B

氯调渗,硫防聚,高汞防腐且有毒。

14.ICSH推荐的血红蛋白(Hb)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A.HiCN法

B.SDS法

C.HiN3测定法

D.CTAB血红蛋白测定法

E.沙利法

A

ICSH推荐Hb参考HiCN法

最大吸收峰nm

1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增大说明红细胞

A.体积大小不均一

B.体积变小

C.体积增大

D.结构异常

E.染色异常

A

RDW反映细胞体积均一性,

增大不均一、正常就均一。

16.关于血细胞比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红细胞大小有关

B.有助于贫血的鉴别诊断

C.计算红细胞平均指数的基础

D.与红细胞数量无关

E.可作为补液计算的依据

D

红细胞数量大小正相关,血浆量负相关

离心后分5层,

自上而下分别为:

浆板白核还原又带氧。

读取还原乘以0.01。

17.网织红细胞计数采用的活体染料是

A.碱性亚甲蓝染色

B.煌焦油蓝染色

C.吉姆萨染色

D.H-E染色

E.瑞氏染色

B

18.关于网织红细胞计数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玻片法计数用乙醇染料

B.试管法计数用盐水染料

C.染色前要充分固定

D.染色时间必须充分

E.37℃条件下染色

C

19.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是指

A.MCV正常、RDW正常

B.MCV正常、RDW异常

C.MCV增高、RDW正常

D.MCV减低、RDW异常

E.MCV减低、RDW正常

D

贫血形态学分类 贫血的MCV/RDW分类法

20.外周血涂片镜检如图所示细胞为

A.红细胞裂片

B.口形红细胞

C.泪滴形红细胞

D.靶形红细胞

E.低色素性红细胞

C

球椭口、见遗传,

镰形HbS病,

靶形可见珠蛋白,

裂D泪纤有核病,

缗钱纤原球蛋白。

21.患儿男,3岁。发育迟缓,记忆力及智商水平低下,性格多变,易激怒,初步诊断重金属中毒。实验室检查:贫血,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正常,血涂片如图中的细胞为

A.点彩红细胞

B.红细胞内豪焦小体

C.有核红细胞

D.寄生虫

E.卡波环

A

异常结构要记住

点彩常见铅中毒

豪焦卡波和虫子

经常愿与小白混

靶形

棘形

缗钱状

22.若计数5个中方格中红细胞总数为个,按法定单位,应报告为

A.万/mm3

B.万/μL

C.3.5×/L

D.4.0×/L

E.4.0×/L

E

红细胞数/L=N×25/5×10××/L

23.红细胞计数为4.0×/L,HCT为0.45,MCHC为g/L,则MCV为

A.fl

B.88.8fl

C..5fl

D.75fl

E.fl

C

MCV=Hct/RBC(fl),

MCH=Hb/RBC(pg),

MCHC=Hb/Hct(g/L)

患者女,36岁,贫血患者。外周血检查结果:RBC3.50×/L,网织红细胞百分率15%。

24.其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应为

A.×/L

B.5.25×/L

C.5.25×/L

D.×/L

E.52.5×/L

A

25.如采用Miller窥盘计数网织红细胞时,计数10个视野小方格中的红细胞总数为个,则计数到大方格中的网织红细胞总数应为

A.个

B.个

C.个

D.个

E.个

C

A.Hb95g/L

B.Hb70g/L

C.Hb50g/L

D.Hb40g/L

E.Hb20g/L

26.属于成人中度贫血的是

B

27.属于成人极重度贫血的是

E

28.当病毒感染时,白细胞分类计数哪项相对减少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

B

中性粒点儿挺低,

病伤副流再辐氯,

自身免疫和脾亢。

29.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最常见于

A.急性化脓性感染

B.伤寒、副伤寒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

A

四急一严一恶

30.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A.乙醇,伊红

B.伊红,丙酮

C.乙醇,丙酮

D.乙醇,亚硝基铁氰化钠

E.石棉红,亚硝基铁氰化钠

C

保护就找酮或醇,

着色少不了紫红绿,

破坏需要钾与铵,

防挥发少不了甘油。

31.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若每高倍镜视野平均白细胞数为2~4个,则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大约为

A.(4~7)×/L

B.(7~9)×/L

C.(10~12)×/L

D.(12~14)×/L

E.(13~15)×/L

A

电话  

密码  

血涂片上WBC分布密度与WBC数量关系

血涂片上

WBC数/HP

WBC

(×/L)

血涂片上

WBC数/HP

WBC

(×/L)

2~4

(4~7)

6~10

(10~12)

4~6

(7~9)

10~12

(13~18)

32.某患者,35岁。外周血白细胞总数6×/L,分类中性中幼粒细胞0.,晚幼粒细胞0.05,杆状核细胞0.35,分叶核细胞0.45,此血象表示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类白血病反应

C.退行性核左移

D.退行性核右移

E.病毒感染

C

左移 杆状幼稚超过5

右移 5叶以上超过3

退行左移WBC正常

再生左移WBC增高

33.某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值为10×/L,但在分类时计数个细胞见到30个有核红细胞,则白细胞计数真实值为

A.4×/L

B.8×/L

C.7.7×/L

D.12.5×/L

E.15×/L

C

校正公式为:校正后白细胞数/L=校正前白细胞数×

34.患者,女,4岁,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并且异型淋巴细胞为20%,血清抗EB病毒抗体阳性。则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D.粒细胞缺乏

E.伤寒

C

35.手工显微镜计数法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时,低倍镜下数得的四角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N为个,则经换算求得该标本的白细胞数为

A.20×/L

B.3.0×/L

C.30×/L

D.7.5×/L

E.3.75×/L

A

36.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不包括

A.大小不均

B.空泡

C.毒性颗粒

D.染色质小体

E.退行性变

D

大小不均

中毒颗粒

空泡形成

杜勒小体

退行性变

37.在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中,下列哪项与脉冲高低成正比

A.细胞的移动速度

B.细胞的数量

C.细胞的大小

D.细胞的比密

E.细胞是否有核

C

38.在白细胞直方图上,单个核细胞区不包括以下哪类细胞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原始细胞

B

白细胞分三区,L小区,N大区,

其它常在中间区

39.患者,男性,35岁。因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消瘦3个月就诊。实验室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参数显示:RBC1.45×/L,Hb69g/L,RDW25.5%,MCVfl,MCH43pg,MCHCg/L;红细胞直方图显示:红细胞峰明显右移,基底增宽;血涂片红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大小不均。则该患者最可能为

A.慢性感染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急性溶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B

左移小细胞

右移大细胞

底宽不均一

双峰出现

治疗有效

40.血型反定型时,A、B标准红细胞均与受检者血清发生凝集,则受检者血型为

A.A型

B.B型

C.O型

D.D型

E.E型

C

正向定型

反向定型

血型

抗-A

抗-B

抗-AB

A细胞

B细胞

O细胞

-

-

-

+

+

-

O

+

-

+

-

+

-

A

-

+

+

+

-

-

B

+

+

+

-

-

-

AB

41.血液保存液CPDA-1中的“A”代表的是

A.添加了铵

B.A型配方

C.添加了肌苷

D.添加了腺嘌呤

E.添加了次黄嘌呤

D

血液保存

ACD与CPD

A枸橼酸免焦化

C三钠抗凝Ca2+结合

P磷酸盐提高pH

D葡糖延长寿命防溶血

CPDA-1加腺嘌呤

延长保存和放氧

4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盐水配血法简单快速

B.盐水凝集法ABO血型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

C.Coombs试验是最可靠的确定不完全抗体方法

D.Coombs试验是最早应用于检出不完全抗体的方法

E.Coombs试验有利于急诊检出和大批量操作

E

43.尿液标本从留取到检查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

A.30min

B.1.5h

C.2h

D.2.5h

E.3h

C

尿液标本保存

1.尿液标本采集后应在2h内送检,最好在30min内完成。尿液常规分析不宜超过2h。

2.如果标本采集后2h内无法完成分析,可冷藏于2℃~8℃,或在尿标本中加适量防腐剂。

3.冷藏法:保存尿液常规分析标本的最佳方法,冷藏保存最多不超过6h。

4.夏天从尿标本采集到完成检验的时间为1h。

5.尿液标本低温冷藏后可促进磷酸盐、尿酸盐的析出和沉淀。

A.首次晨尿      B.随机尿

C.3h尿         D.24h尿

E.餐后2h尿

44.适于1h尿排泄率检查的标本是

C

45.适于尿糖测定的标本为

E

46.适于尿沉渣检查的标本为

A

标本类型

定义

用途

晨尿

清晨起床后第1次尿标本

尿有形成分(沉渣)、hCG

随机尿

任意时间的尿标本

门诊、急诊检验

餐后尿

午餐后至下午2时

病理性糖尿、蛋白尿或尿胆原

3h尿

上午6~9时

1h尿排泄率检查

12h尿

晚8时~次晨8时

Addis计数(12h尿沉渣计数)

24h尿

晨8时~次晨8时

24小时尿量测定

要求精确1ml

化学成分定量(肌酐、电解质、总蛋白质)

培养尿

标本

无菌容器留取中段尿

病原生物学培养

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

耻骨上穿

刺尿标本

无菌术采集

病原生物学培养

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20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