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自我监测

2021-1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点状白癜风会自逾吗 http://www.yushiels.com/Guestbook/

常见糖尿病自我检测误区

误区1:感觉不舒服时才监测血糖

引起血糖波动的因素很多,如饮食、运动、情绪、睡眠及服药等,在感觉不舒服时才监测血糖,将无法判断造成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源头问题无法解决,血糖势必无法达标。

误区2:只要感觉好,医生不必找

感觉良好不代表血糖控制良好。不能因为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一切正常,就不监测血糖,不就医。自我感觉良好时,可能血糖确实控制在正常水平,但也可能不正常,只是没有出现症状而已。其实很可能在您没有感觉的情况下,血糖波动已经使您的细胞和血管受到损伤。

误区3:认为测糖化血红蛋白没必要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值,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内整饮血糖控制水平,不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等因素干扰。因此,目前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

误区4:只测餐前血糖不测餐后血糖

我国80%以上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餐后高血糖,餐后高血糖会带来很大危害。国外研究结果显示,餐后血糖越高,患者死亡风险越大。如: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肿癌的风险脸。控制餐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至天重要。因此,要想控制好血糖,既要监测餐前血糖,更要监测餐后血糖。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的稳定产物.其占血红蛋白的比例与血糖浓度成正比。其浓度可反映近2~3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是目前公认评价血糖控制水平的检测指标。

血糖未达标或治疗方案调整后每3个月检测1次;血糖达标者可半年检测1次。如果生活方式干预和您目前的药物治疗仍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请咨询医生,调整您的治疗方案或药物剂量。

马晓民

喜欢作者的话就打个赏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201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