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逆转二型糖尿病,只因做对两件事

2021-11-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彭洋怎么样 http://m.39.net/pf/a_9202686.html

大家好,我叫达克,是丢糖营养学院主编。之前很少出现,今天突然冒出来,是因为这篇稿件非常重要,希望能得到大家几分钟的时间。

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大家一看可能觉得「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以前也这么想,直到爸妈被确诊为二型糖尿病,我才发现「糖尿病」几乎跟所有人都有关系。

我这么说,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

第一,糖尿病在中国非常非常常见,近几年的调查显示,中国几乎每2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或处于糖尿病前期。我们的家人、朋友中,很可能就有患者。

第二,糖尿病已经不是一个老年病,它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最近能看到的案例就不少:23的电竞天才Uzi、35岁的明星经纪人杨天真……所以,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觉得还年轻不用担心。

说到这里,你可能想问这些问题: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危险?普通人如何有效预防?已经患上2型糖尿病应该注意什么,还有逆转机会吗?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注册营养师、营养学硕士李悦,跟我们分享她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思路。

大家好,作为一名注册营养师,我在工作、生活中都经常碰见2型糖尿病患者(注:以下提及「糖尿病」均指二型糖尿病)。

前不久我一个朋友,他才38岁,刚当上爸爸,就查出空腹血糖接近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5mmol/L,已经有胰岛素抵抗,各项指标均已达到糖尿病程度。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他知道,一旦确诊糖尿病并且开始服药,很可能这辈子就没办法停药了。

传统来看,糖尿病极难治愈,病情通常只能尽量延缓恶化,几乎不可能逆转。

患病之后,不仅更容易得心脏病、脑卒中、视网膜病变、肾病、性功能障碍、癌症,就连尚未消停下来的新冠肺炎,也是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成为重症、甚至死亡。

糖尿病会增加患其它疾病的概率

我们的生活条件在改善、平均寿命在延长,但都没有改变糖尿病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慢性病之王」的进程——一旦被它找上,就很难摆脱。

不过,也确实有人成功摆脱过,比如我刚才提到的那位朋友。他知道我是搞营养学的,就找我咨询,看能不能通过饮食改善病情。

他没有吃药,按照我推荐的饮食计划1个月后,他体重减轻8kg,血糖恢复正常,胰岛素抵抗也得到缓解。后面他又执行了一个半月,体重总共降了15kg。

取得这么好的效果,我只让他做了两件事:

(1)执行「低碳水生酮饮食」

(2)每天半小时中强度运动

对于「低碳水生酮饮食」,如果你还比较陌生,我们可以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低碳水生酮饮食」。

什么是

低碳水生酮饮食

低碳水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的饮食方案。

简单的说,就是多吃肉、鱼、蛋、优质脂肪、低糖蔬果,少吃或者不吃糖、面、米等精制碳水食物。

近年来,它已经被研究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肿瘤、癫痫、自闭症、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病、多囊卵巢综合征、脑脊髓损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尤其是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低碳水饮食已经展示出非常好的效果。

就在前几天,世界顶级医学期刊BMJ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就指出,英国长达6年的医学实践显示,低碳水饮食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为患者省下大笔的治疗费用。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低碳水生酮饮食可以迅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体重、腰围、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并减少药物使用量,同时有着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在治疗过程中,许多糖尿病患者的其他症状,如失眠、畏寒、便秘、皮肤瘙痒、四肢麻木、视力减退、脂肪肝、高血压、心脏功能减退等症状均消失,或得到明显改善。

那么,大家肯定会好奇,为什么只是改变饮食结构,就可以有这么大的效果呢?下面,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原理。

低碳水生酮饮食

???????

为什么有效

作为营养师,我发现:饮食不合理和体力活动减少,是2型糖尿病多发的主要原因。

在饮食方面,过量的「糖」、「碳水」,是二型糖尿病的元凶。

当我们吃进去的糖分太多,胰腺需要开到「最大马力」才能有效降糖;长此以往,胰腺过劳,出现病变,血糖控制不住,也就患病了。

低碳水生酮饮食能够有效的原理,其实就是减少了糖、面、米等精制碳水的摄入。

吃进去的糖分少了,血糖水平自然降低,血糖的波动也会变得平稳,胰腺工作压力减轻,反馈性的胰岛素波动也随之平稳。

那你可能会问:要是少吃了主食,岂不是每天都很饿?干什么都没力气?

正确的低碳水生酮饮食,一定还会强调多吃肉、鱼、蛋、优质脂肪、低糖蔬果。让人体从「葡萄糖」(来自碳水)供能转变为「脂肪+酮体」供能为主,所以不用担心有没有力气的问题。

总的来说,正确的低碳水生酮饮食营养密度高、饱腹感强,既能保证基础营养的供给,又能减少能量摄入。

配合适当的运动,就可以有效改善血液中胰岛素/葡萄糖比例,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缓解胰岛素抵抗,甚至有可能完全恢复。

理解了原理之后,我们接下来会分享,这位成功逆转二型糖尿病的朋友是如何做到的。

逆转2型糖尿病

他做了什么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患者想要尝试低碳水生酮饮食,一定要在专业医师、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2型糖尿病患者尝试生酮,一般需要注意的是:

①每日碳水化合物(不包括膳食纤维)<g。

②每日蛋白质:1g/kg。

③每日脂肪:除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来源外,其他能量需求全部以脂肪给予。

④每日膳食纤维:推荐吃30g膳食纤维。

⑤每天不少于mL的饮水量。

⑥每日补充适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⑦每天保持适量运动,由静到动、循序渐进,不推荐过高强度、过长时间。

在我朋友的案例中,他是按照以上标准执行了低碳水生酮饮食,并配合每天做30分钟有氧运动。

不适反应怎么办?

我们上面提到,控制碳水摄入量后,体内脂肪代谢会产生「酮体」,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生酮」。

营养性生酮是机体运转的一种自然状态,对健康没有危害,但部分人可能出现一些潜在的不适反应,这些反应大多是临时的(一般持续1周左右)。当身体适应使用脂肪酸和酮体替代葡萄糖作为主要燃料后,可以自然消失。

下面是最常见的适应期反应:

「酮流感」

刚开始尝试低碳水生酮饮食,部分人有可能会出现虚弱、心慌、心悸、出冷汗、昏睡、乏力、面色苍白和心率加快等现象,这些现象常被称作「酮流感」。

通过调整饮食方式,如采取温和低碳水饮食方案,先逐步减少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比例,最终达到生酮饮食的低碳水化合物要求,可显著降低上述现象的发生。

一些解决方法分享

皮肤瘙痒与风疹

有些低碳水饮食者,最初几周会出现「酮疹」,通常是因为:酮体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泌尿道排出体外,少数敏感皮肤对外排的酮体过敏,产生瘙痒和风疹等过敏现象。

建议每天洗澡2次,用弱碱性沐浴露洗澡,1-2周后即可缓解,必要时降低饮食的脂肪比例,减少酮体的产生。

便秘

生酮初期出现便秘,有可能与膳食纤维不足、矿物质缺乏或脱水相关。可以尝试多喝水、补充镁剂等电解质、补充膳食纤维等来解决,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药物。

最后几句

感谢李悦老师的分享。我们也相信随着临床研究的推进,能看到越来越多像她这样的专业人士尝试、认可低碳水饮食。

如果你的朋友/家人正在被糖尿病困扰,欢迎你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或许能帮到他。

如果文章中还有没有解释清楚的问题,或者你个人的生酮经历想要与我们分享,也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如果你或你认识的医师、营养师等也愿意分享低碳水生酮饮食知识、案例,帮助解答大家的问题,那么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邮箱:kepu

beastlife.cc

联系(院之助)

祝健康。

参考文献:

[1]UnwinD,KhalidAA,UnwinJ,etal.Insightsfromageneralpracticeserviceevaluationsupportingalowercarbohydratediet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andprediabetes:asecondaryanalysisofroutineclinicdataincludingHbA1c,weightandprescribingover6years[J]..

[2]AlarimRA,AlasmreFA,AlotaibiHA,etal.EffectsoftheKetogenicDietonGlycemicControlinDiabeticPatients:Meta-AnalysisofClinicalTrials[J].Cureus,,12(10).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M].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5.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贾伟平.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10(1):4-67.

[5]HuttenlocherPR.Ketonemiaandseizures:metabolicandan-ticonvulsanteffectsoftwoketogenicdietsinchildhoodepilep-sy[J].PediatrRes,,10(5):-.

[6]BodenG,SargradK,HomkoC,etal.Effectofalow-carbo-hydratedietonappetite,bloodglucoselevels,andinsulinresistanceinobese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J].AnnInternMed,,(6):-.

[7]SaslowLR,DaubenmierJJ,MoskowitzJT,etal.Twelve-monthout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201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