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这种颜色的小便,你怎么考虑

2021-1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白癜风的治疗方案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90812/7375991.html

1.首先看一个病例

患儿,女,2岁10月,因「发热6天,解酱油色尿4天」入院。

患儿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峰值40℃,无寒战,无抽搐,予退热药口服可缓慢降至正常,间隔约8小时。入院前4天患儿体温逐渐好转,但解酱油色小便,量一般,无尿急、尿痛等症状;伴咳嗽,干咳为主,伴少许流涕,无喘息、气促,遂来我院就诊。

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明显降低(52g/dL),门诊拟「发热查因,贫血」收入院继续治疗。

患儿自起病以来,精神尚可,胃纳稍差,睡眠尚可,近4天小便呈酱油色,大便无明显异常;既往体键,否认类似病史及家族史,否认蚕豆病病史。

(1)入院查体

T37.9℃,P次/分,R30次/分,BP86/52mmHg,SpO%,体重12.2kg。神志清楚,精神反应尚可,面色、全身皮肤蜡黄,口唇粘膜及睑结膜苍白,未见出血点及瘀斑。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呼吸稍促,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固定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节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肌紧张,肝肋下约2cm,质软,脾肋下约3cm,未超过腹中线,质软,无触痛。四肢活动可,双侧膝反射可引出,双侧巴氏征阴性。肢端暖,毛细血管充盈时间1s。

(2)辅助检查

入院时血常规:白细胞29.43x/L,中性粒细胞比例59.0%,淋巴细胞比例28.8%,红细胞1.72x/L,血红蛋白47g/L,血小板x/L,超敏C反应蛋白0.mg/L;

血涂片:中性晚幼粒0.02,中性杆状核0.,中性分叶核0.66,淋巴0.25,单核0.01,中性粒细胞出现核左移,部分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可见颗粒增多增粗,余白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红细胞大小不等,部分中心淡染区扩大,可见较多嗜多色性红细胞、点彩红细胞;数个WBC见14个有核红细胞;血小板易见,聚集或散在分布;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40x/L↑;

大便常规+OB未见异常;降钙素原正常;(咽拭子)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呼吸道常见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等)、EB病毒DNA、支原体DNA阴性;巨细胞病毒DNA(血浆、尿)均阴性;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肝肾功能:总蛋白测定84.1g/L↑、白蛋白测定31.5g/L、球蛋白测定52.6g/L↑、间接胆红素、肝酶等未见异常;

间接抗人球试验(IAT)阴性、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DAT)阳性(4+);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检测正常;体液免疫、淋巴细胞免疫分析、自身抗体11项未见异常;

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增生以中晚幼为主,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浅染区未见明显扩大;粒系、巨系未见异常。

(3)最终诊断

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幼儿,急性起病,有前驱感染史;主要临床表现:发热,面色苍白、黄疸、尿色加深及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47g/L,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DAT)阳性(4+),可诊断;

②重度贫血:幼儿,解酱油色尿4天,查体:面色蜡黄,口唇及甲床苍白,查血常规示Hb47g/L,故诊断;

(4)治疗经过

患儿入院后立即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5mg/kg·dx3d)及静滴人免疫球蛋白(1g/kgx2d)中和抗体,输注同型少白红悬液0.5U,同时予补液、碱化尿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溶血症状逐渐得到控制;

治疗4天后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3.4x/L、红细胞2.34x/L、血红蛋白70g/L、血小板x/L、CRP0.mg/L;尿色恢复正常;甲泼尼龙逐渐减量,至醋酸泼尼松口服维持治疗,Hb逐渐恢复。

出院后1月后,患儿一般情况良好,皮肤、面色恢复正常,门诊复查血常规、血涂片未见异常、coombs试验(阴性)。

2.病例讨论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hemolyticanemia,AIHA)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体内产生与红细胞抗原结合的自身抗体,从而破坏红细胞的溶血性疾病,是儿童溶血性贫血的常见类型之一,约占全部溶血性贫血患儿的1/4左右,77%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时期发病率约为1:,且男孩多于女孩[1]。AIHA作为一种少见病,据国外文献统计,成人发病率约为3/000,儿童发病率约为3/0000[2]。文献报道发病的中位年龄10.5个月、3.8岁和6.5岁,6岁之前发病率约占69%[3]。

(1)临床表现及诊断

主要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黄疸、尿色加深及肝脾肿大;继发者多于原发者,在继发性患儿中,感染在病因中占据首位,因此,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更应加强对溶血患儿病原学检测,尤其是巨细胞病毒、EB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原的检测。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目前仍作为诊断AIHA的重要手段,也是必需的检查。但研究显示,DAT阳性的前提条件是患儿红细胞膜表面产生足够的敏化抗体,而那些细胞膜表面敏化抗体不足的患儿DAT结果常为阴性[4]。国外报道DAT阴性发生率约2%~10%[5],国内报道稍高。

(2)治疗措施

当血红蛋白70g/L时,应适当输注红细胞改善贫血;

目前,肾上腺皮质激素仍为治疗AIHA的首选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表现及减少IL-2的产生[6]。在一项糖皮质激素对国外成人AIHA治疗的前期研究中发现,急性发作期,糖皮质激素的有效率约为68.6%,且其远期有效率也较好,约35%[7]。根据文献报道,儿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AIHA的有效率为50%~80%。

有研究认为丙种球蛋白在与糖皮质激素联用时,与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能更迅速地控制病情,同时,丙种球蛋白在控制溶血进程及中和感染毒素方面有一定作用[8]。对于部分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六巯基嘌呤、环孢素A等免疫抑制剂作为治疗该病的二线药物在临床中也占据一定的地位,且具有相当有效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利妥昔单抗在对难治性AIHA的治疗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在上述所有药物治疗无效时,脾脏切除也可作为一种相对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应该严格把握其适应证。

编辑:周萌萌

题图来源:Shutterstock

投稿:zhoumm

dxy.cn

推荐阅读:

6月龄患儿首次发热伴前囟隆起,考虑什么病?

儿童钙、锌需不需要补?如何补?

患儿发热、双下肢皮疹就诊,这几个问题你掌握了几个?

口服补液盐Ⅲ的5个为什么,你都能回答出来吗?

参考文献

[1]江载芳,申昆玲,沈颖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解飞,周霖等,儿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9例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34(12).

[3]OliveiraMC,OliveiraBM,MuraoM,etal.Clinicalcourseofautoimmunehemolyticanemia:anobservationalstudy[J].JPediatr(RioJ),,82(1):58-62.

[4]MerryAH,ThomsonEE,RawlinsonVI,etal.QuantitationofIgGonerythrocytes:correlationofnumberofIgGmoleculespercellwiththestrengthofthedirectandindirectantiglobulintests[J].VoxSang,,47(1):73-81.

[5]周霖,杨建民.小儿溶血性贫血诊疗手册[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6]CollinsPW,NewlandAC.Treatmentmodalitiesofautoimmuneblooddisorders[J].SeminHematol,,29(1):64-74.

[7]ZupanskaB,SylwestrowiczT,PawelskiS.Theresultsofprolongedtreatmentofautoimmunehaemolyticanaemia[J].Haematologia(Budap),,14(4):-.

[8]付蓉,邵宗鸿,刘鸿等.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的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40(10):-.

点击进入儿科论坛,病例、讨论啥都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20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