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与共识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
2021-8-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指南与共识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
诊治指南》解读
齐薇薇,邵宗鸿
医院血液科,天津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35(2):-
关键词:铁缺乏;缺铁性贫血;妊娠妇女
Keywords:irondeficiency;iron-deficiencyanemia;pregnantwomen
作者简介邵宗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中心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和红细胞疾病学组组长,天津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血液免疫学分会临床治疗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常务委员、中国输血协会理事;《中国真菌学杂志》等多家期刊副主编和编委;Blood海外审稿人。
铁缺乏(irondeficiency,ID)及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显示,发展中及发达国家妊娠妇女贫血的发病率为52%和23%,亚洲国家妊娠妇女贫血的比例最高,即使在发达国家大部分妊娠妇女也都存在不同程度ID[1]。我国26个市县例妊娠妇女的调查显示,妊娠妇女IDA和ID患病率分别为19.1%和61.7%[2]。妊娠期ID和IDA对母体、胎儿和新生儿均会造成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会显著增加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及胎儿死亡等发病风险。因此,明确妊娠期ID及IDA的诊断、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对确保妊娠妇女及新生儿的健康极为重要。
由于贫血的发生与社会、经济、环境、饮食习惯等很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不同国家对于妊娠期IDA所制定的指南也各不相同。年丹麦和年瑞士分别制定了妊娠期IDA的诊断及治疗标准,年相关专家提出针对亚太地区妊娠期IDA的诊治建议,年英国推出妊娠期ID的管理指南[3-6]。此次是我国首次制定《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简称《指南》),该《指南》是由液学专家、妇产科专家及妇幼保健专家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国情共同制定而成[7]。现对该《指南》解读如下。
1妊娠期ID和IDA的定义
(1)妊娠合并贫血:指妊娠期血红蛋白(Hb)浓度g/L。根据Hb浓度分为轻度贫血(~g/L)、中度贫血(70~g/L)、重度贫血(40~70g/L)和极重度贫血(40g/L)。
(2)妊娠期ID:指妊娠期血清铁蛋白20μg/L。根据储存铁质量浓度分为3期:①铁减少期:血清铁蛋白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及Hb正常。②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红细胞摄入铁降低,血清铁蛋白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加,Hb正常。③IDA期:血清铁蛋白2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加,Hbg/L。
(3)妊娠期IDA:指妊娠期因ID所致的贫血,Hbg/L,是妊娠期ID最严重阶段。
2妊娠期ID和IDA的诊断
2.1临床表现
(1)ID的高危因素:曾患贫血、多次妊娠、在1年内连续妊娠及素食等。存在高危因素的妊娠妇女,即使Hb≥g/L也应检查是否存在ID。
(2)ID临床表现:疲劳、易怒、注意力下降及脱发等。Hb下降之前储存铁即可耗尽,故尚未发生贫血时也可出现上述症状。
(3)IDA临床表现:疲劳、面色苍白、乏力、心悸、头晕、呼吸困难、烦躁等,与贫血程度相关。
2.2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IDA患者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降低。ID导致网织红细胞Hb含量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即使不存在贫血,也应将血常规作为评价铁储存状态的指标之一[1]。
(2)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蛋白是反映体内铁储备最具特异性的生化指标,是评估ID最有效和最简易的标准。血清铁蛋白20μg/L诊断ID。贫血患者血清铁蛋白20μg/L时应考虑IDA。血清铁蛋白30μg/L即提示铁耗尽的早期,需及时治疗。建议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所有妊娠妇女检测血清铁蛋白,以及早发现未出现贫血的ID。患血红蛋白病的妊娠妇女也应检测血清铁蛋白。需注意感染可使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检测C-反应蛋白有助于鉴别诊断。
(3)其他评价铁状态指标:①血清铁(SI)、转铁蛋白(即总铁结合力,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SI/TIBC):ID导致SI降低、TIBC升高及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由于SI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受昼夜变化影响显著,因此应用上述指标评价ID意义有限。但转铁蛋白饱和度在筛查遗传性血色病时具有重要作用。②锌原卟啉:反映ID终末阶段的红细胞生成,锌代替铁与原卟啉结合形成锌原卟啉,是重度ID的评价指标。当组织铁储存减少时,血清锌原卟啉水平升高。③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是重度ID的评价指标,仅在铁储备耗尽时血清sTfR水平上升。溶血性贫血及地中海贫血会导致sTfR水平升高。sTfR与血清铁蛋白相比,受炎症反应影响较小。④骨髓铁:骨髓铁染色是评估体内铁储备的金指标。该方法为有创检查,仅适用于贫血原因诊断不明的复杂病例[1,8]。
2.3铁剂治疗试验
该治疗试验同时具有诊断和治疗意义。小细胞低色素的贫血患者首选铁剂治疗试验,治疗2周后Hb升高,提示为IDA。若铁剂治疗无效,应进一步进行鉴别诊断。
2.4鉴别诊断
(1)铁剂治疗无效者,应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吸收障碍、依从性差、失血及叶酸缺乏等情况,并转诊至上一级医疗机构。
(2)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如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及重庆等,应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常规筛查地中海贫血。
3妊娠期ID和IDA的治疗
3.1治疗原则
(1)根据ID程度及贫血程度选择治疗方案:ID和轻中度贫血者以口服铁剂治疗为主,并改善饮食结构,进食富含铁的食物。重度贫血者口服铁剂或注射铁剂治疗,还可以少量多次输注浓缩红细胞。极重度贫血者首选输注浓缩红细胞,待Hb达70g/L、症状改善后,可改为口服铁剂或注射铁剂治疗。
(2)疗程:铁剂治疗至Hb恢复正常后,应继续口服铁剂3~6个月或至产后3个月。
3.2口服铁剂
一旦储存铁耗尽,仅通过食物难以补充足够的铁,通常需要补充铁剂。口服补铁有效、价廉且安全。
(1)诊断明确的IDA妊娠妇女应补充元素铁~mg/d,治疗后2周复查Hb评估疗效,通常2周后Hb增加10g/L,3~4周后增加20g/L。国外指南通常将元素铁mg/d作为IDA妊娠妇女补充口服铁剂的推荐剂量[3,9]。
(2)非贫血妊娠妇女如果血清铁蛋白30μg/L,应补充元素铁60mg/d,治疗8周后评估疗效。
(3)患血红蛋白病的妊娠妇女如果血清铁蛋白30μg/L,可予口服铁剂。
(4)建议进食前1h口服铁剂以减少食物对非血红素铁吸收的抑制作用,可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增加吸收率,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
(5)口服铁剂的患者约有1/3出现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较低铁含量制剂可减轻胃肠道症状。若有胃肠道反应,治疗宜从小剂量开始,每2~3d逐渐加量,直至达到治疗剂量。
3.3注射铁剂
注射铁剂可更快的恢复铁储存,升高Hb水平,相比较口服铁剂可更快的出现血液学治疗反应。
(1)适应证:不能耐受口服铁剂、依从性不确定或口服铁剂无效者,妊娠中期以后可选择注射铁剂。研究显示,妊娠中晚期应用静脉铁剂治疗是安全的,目前还缺乏妊娠早期应用静脉铁剂的相关经验[3]。
(2)用量:注射铁剂的剂量取决于妊娠妇女体重和Hb浓度,目标是使Hb达到g/L,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总注射铁剂量(mg)=体重(kg)×(Hb目标值-Hb实际值)(g/L)×0.24+铁储存量(mg);铁储存量=mg。
(3)禁忌证:注射铁过敏史、妊娠早期、急慢性感染和慢性肝病。
(4)主要不良反应:注射部位疼痛、头晕、头疼等症状,偶有致命性过敏反应。另外游离铁可引起组织毒性,故决定使用注射铁剂前,应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确诊ID。注射铁剂应在有处医院,由有经验的医务人员操作。
(5)常用注射铁剂:①右旋糖苷铁:为三价铁-右旋糖苷胶状复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0~7kU,注射后血中浓度提高较慢,24~48h达峰值,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②蔗糖铁:为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其结构与生理状态下的铁蛋白结构相似,很少引起过敏反应,且铁的生物利用度更高,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补铁治疗。其缺点在于,不能1次大剂量使用,常规1g的总量需要分数次输注,增加临床应用不便。
3.4输血
(1)Hb70g/L,建议输注浓缩红细胞。
(2)Hb在70~g/L,根据患者手术与否和心脏功能等因素,决定是否输注浓缩红细胞。输血同时可口服或注射铁剂。
3.5产科处理
(1)患IDA的妊娠妇女需要终止妊娠或临产时,应积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分娩过程中失血。
(2)产后出血或在产前未纠正贫血者,在产后48h复查Hb。
(3)Hbg/L的无症状产妇,在产后补充元素铁~mg/d,持续3个月,治疗结束时复查Hb和血清铁蛋白。
4妊娠期ID和IDA的预防
4.1筛查
所有妊娠妇女在首次产前检查时(最好妊娠12周以内)检查外周血血常规,每8~12周重复检查血常规。有条件者可检测铁蛋白。
4.2饮食指导
所有妊娠妇女应给予饮食指导,以最大限度提高铁摄入和吸收。妊娠期铁的需要量比月经期高3倍,并随妊娠进展铁的需要量逐步增加。血红素铁比非血红素铁更容易吸收。膳食铁中95%为非血红素铁。含血红素铁高的食物有红色肉类、鱼类和禽类等。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可促进铁吸收,如水果、绿叶蔬菜、胡萝卜、土豆等。牛奶等奶制品可抑制铁吸收。其他抑制铁吸收的食物还包括谷物麸皮、谷物、高精面粉、豆类、坚果、咖啡、茶等。
4.3口服补铁
由于各地区妊娠妇女ID和IDA患病率差别较大,《指南》未提出统一的妊娠期预防性补铁规范。欧洲研究显示,从妊娠初期至生产每日小剂量应用元素铁30~40mg/d可以有效预防IDA发生[9]。《指南》建议血清铁蛋白30μg/L的妊娠妇女口服补铁。不能检测血清铁蛋白的医疗机构,根据妊娠妇女所在地区IDA的患病率高低,确定妊娠期和产后补充铁剂的量和时间。
5结语
《指南》对妊娠期ID和IDA的定义、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包含了近年该领域最新进展,相信对我国妇产科及血液科同道的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当然,任何指南或共识都应随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略。-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