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帮扶肿瘤治疗晴雨表读懂

2021-8-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心里有病就应该对症治疗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shiliaodaguan/53997.html
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细心的患者一定会注意到,无论是在住院期间还是在出院后,尤其是在病情出现波动时,我们听到医生“唠叨”最多的恐怕就是血常规了:发烧了,先做个血常规吧!咳嗽了,先做个血常规吧!甚至就连头晕乏力,也会先让我们做个血常规...另外,在就诊的过程,我们也往往会拿着诸多的化验单询问医生:医生你看看我这些指标都正常吗?可以做放化疗吗?而很多时候,我们得到的答案却也不尽如人意,甚至还会巧不巧的,仅因为血常规中的某个指标高了或低了而无法按照既定计划进行治疗。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血常规这项我们日常最常见、最简单的检查,也和我们肿瘤的治疗、预后有着什么重大关系吗?其中的每一项数据又代表着什么意义,我们又该如何解读呢?本文带大家一起来好好的了解一下这张肿瘤治疗过程中的“晴雨表”:血常规。

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这三个系统进行检测与分析。通常有三分类或五分类的区别,这其实都是根据白细胞的分类来说的。三分类是指将白细胞分成三大类,即小细胞群(淋巴细胞)、中间细胞群(嗜酸细胞、嗜碱及单核)和大细胞群(中性粒细胞)。而五分类是将白细胞直接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五类。目前流行的应当是五分类,平常还会加上有核红细胞一项。作为肿瘤患者,当拿到血常规报告单时,我们常常会被上面显示的诸多异常箭头吓到。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是,虽然血常规上的项目超过二十个之多,提示高出或低于正常范围的箭头也不少,但大多轻微的“异常”并没有具体的指示意义,而对于我们绝大多数肿瘤患者而言,如果只是想要简单了解一下自己的情况,也只需要重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196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