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患者发病背景相似,感染病原一样,只因
2021-8-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看雀斑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210410/8833873.html
病例一
患者男性,36岁,轴承厂工人,主因「发热伴咳嗽咳痰1周」于年3月13日19:41急诊入院。
病例摘要
患者1周前于受凉后出现发热,寒战,最高体温40℃,伴剧烈咳嗽,咳白色痰,量较多,不能入眠,当地诊所给予「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阿昔洛韦、氨溴索」药物治疗无缓解;2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痰中带血,呼吸困难,行胸部平片检查示:大叶性肺炎。急诊至我院。
既往史
既往高血压病4年,现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bid,自述血压控制尚可。
个人史
否认近期活禽鸟类接触史。
婚育史、家族史
无特殊。
入院查体
T37.8℃,P次/分,R21次/分,BP/74mmHg。精神极差,口唇及甲下紫绀,呼吸频快,双侧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及皮下捻发感,双肺野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8.38×10^9/L,淋巴细胞比例10%,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6%,中性粒细胞数7.17X10^9/L,血红蛋白g/L,血小板X10^9/L;肝功能:ALT56U/L,ASTU/L,TP52g/L,ALB28g/L;肾功能:尿素氮6.7mmol/L,肌酐80mmol/L;葡萄糖:4.2mmol/L;C反应蛋白:72.64mg/L;肌酶谱:肌红蛋白ng/L,超敏肌钙蛋白I0.ng/L,肌酸激酶U/L,肌酸激酶同工酶44U/L,谷草转氨酶U/L,乳酸脱氢酶U/L;电解质:血钾3.46mmol/L,血钠mmol/L,血钙2.19mmol/L,血氯96mmol/L;血气分析:PH7.28,POmmHg,PCOmmHg,BE-7.1mmlo/L,HCO3-19.3mmlo/L,LAC4.3mmlo/L。门诊咽拭子甲型/乙型流感抗原初筛阴性,进一步采集标本查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初步诊断
重症肺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总结病例特点:
青壮年男性,急性起病,病程凶险,高热、咳嗽、咳痰、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纵膈多发肿大淋巴结,流感季节起病,当地按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差。
诊治经过
入院后立即给予美罗培南、利奈唑胺、伏立康唑、奥司他韦胶囊经验性广覆盖抗感染(因患者肺部病变较重,病原学暂时不能明确,且患者青壮年,无明显基础疾病,且已完善相关病原学检查,故选择重拳出击广覆盖)及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持续加重,喘息发作,予多索茶碱应用,效差,血氧饱和度最低40%左右,3月14日04:50给予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04:55心率将至43次/分,立即心肺复苏,阿托品、肾上腺素反复应用,07:09经抢救无效宣布死亡。入院时间不足24小时(年3月13日19:41至年3月14日07:09)。
(3月14日09:00洛阳市疾控中心)咽拭子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示:H1N1病毒。
最终诊断
1.重症甲型H1NI流感病毒性肺炎;
2.II呼吸衰竭。
病例二
患者男性,36岁,农民,主因「咽部不适3天,发热伴咳嗽、咳痰2天」于3月14日入院。
病历摘要
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不适,未重视,2天前发热,体温38.0℃左右,伴有咳嗽、咳痰,痰白粘痰,医院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差;半天前出现高热39.℃,伴有活动后胸闷,门诊化验血常规:WBC3.48×10^9/L,N%79%,L%16.4%,PLT99×10^9/L,甲型抗原阴性,胸部CT考虑双肺感染,按「病毒性肺炎」收入综合ICU隔离治疗。
既往史
体健。
个人史
患者发病前2天活禽接触史,并进食鸡肉,后患者出现咽痛不适,随后出现低热、咽痛等症状,当地治疗后症状较前减轻。
婚育史、家族史
无特殊。
入院体格检查
T37.7℃,P80次/分,R20次/分,BP/70mmHg。口唇无紫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黏膜无异常,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当天胸部CT
初步诊断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性?
总结病例特点
青壮年男性,流感季节起病,有典型流感样症状,发病前有活禽类接触史,高热、咳嗽、咳痰、活动后胸闷,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高密度影,病情处于进展期。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血常规:WBC2.75×10^9/L,L%11.8%,N%82%,N2.26×10^9/L,HBGg/L,PLT79×10^9/L;肝功能:ALT43U/L,AST46U/L,TP64g/L,ALB37g/L;肾功能:BUN5mmol/L,Cr89mmol/L;葡萄糖:5.5mmol/L;肌酶谱:CKU/L,CK-MB30U/L,AST44U/L,LDH78U/L;C反应蛋白:21.71ng/mL;降钙素原:0.12ng/mL;血气分析:PH7.39,POmmHg,PCOmmHg,BE-3.7mmlo/L,HCO3-20.6mmlo/L,LAC0.6mmlo/L;血凝四项、呼吸道病原体九项(包括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甲型乙型及副流感流感病毒抗体、军团菌、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血培养、G试验、GM试验未见明显异常;3.15进一步咽拭子查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诊治经过
入院后立即给予奥司他韦胶囊抗病毒,莫西沙星针(考虑该患者为青壮年,社区获得的,根据CAP指南选择呼吸喹诺酮类单药应用)抗菌剂化痰、雾化等对症治疗。
3月16日市疾控中心电话回报咽拭子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为H1N1,治疗72小时后患者体温逐渐降至正常,临床症状较入院时明显改善。进一步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逐渐升至正常,中性比例恢复,血小板逐渐升至正常,复查胸部CT与前片对比如下:
病情转归
治疗5天后体温渐降至正常,咳嗽症状明显改善,胸闷缓解,胸部CT提示肺部病变逐渐吸收好转,转至普通病房,治疗10天后出院。
最终诊断
1.重型病毒性肺炎;
2.重型甲型HINI流行性感冒。
病例总结
1、此两例患者发病背景相似,感染病原一样,只因识别时间早晚,最终结局大不同。注重病原学的检测。另针对体外氧合支持(ECMO)医院或者患者因经济因素拒绝该技术时,早期识别显得尤为重要。
2、HINI多为轻症病例,及时识别可以治愈,重症病例多发生在婴幼儿、老年人、孕妇、肥胖、慢性心肺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而上述的第一例患者为青壮年,且无明显基础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情况,由于未能早期识别及治疗,最终危及生命;通过此例病例说明H1N1在青壮年人群发病,若不及时识别治疗可引起严重的病毒性肺炎,危及生命。
3、高度怀疑或确诊流感的重症患者应尽早积极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应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初筛阴性病例,不能排除流感,需进一步行病原学检查。时间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4、如果发病时间超过48h,症状无改善或呈恶化倾向时也应抗流感病毒治疗。
作者介绍
张国强
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洛阳市感染病学会主任委员,河南省感染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医师协会传染病分会委员等;对各种肝炎、肝硬化及肝癌以及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的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获得科研成果奖5项,并承担2项肝病治疗科研重大攻关课题;荣获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抗击非典英模、河南省医德标兵、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优秀专业学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朱豫萌
医院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郑州大学,熟练掌握感染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擅长各种感染性疾病、不明原因发热、病毒性肝炎、重症肝病、乙肝母婴阻断及婴幼儿出疹性疾病的诊治。
「让你的经验和思考帮助更多的人」,投稿邮箱:liugandas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