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重视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2020-11-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pf.39.net/bdfyy/zqbdf/170927/5727229.html

高娇,董瑾,乔凤娟,于晓清,陈兴明,敬华,解放军医院,检验科

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左天宇编辑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糖尿病监测和管理的重要指标,在临床被广泛的使用。笔者就有关知识给大家科普一下。

1.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正常成人通常有三种血红蛋白:HbA(97%)、HbA2(2.5%)、HbF(0.5%)。对HbA进行色谱分析发现了几种次要的血红蛋白,即HbA1a、HbA1b和HbA1c,统称为HbA1,或快速血红蛋白或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GHb)。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血糖进行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HbA1的主要成分是HbA1c,约占80%,浓度相对稳定,临床上常以HbA1c代表总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2.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阳离子交换色谱法、电泳法、亲和层析法、免疫分析法、离子层析法、等电点聚集法、化学发光法、酶法等。

3.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影响因素:

(1)妊娠:妊娠期妇女血容量增加,导致Hb生理性降低,从而影响HbA1c水平。

(2)饮食:有研究表明,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够抑制Hb糖基化,进而影响HbA1c水平。

(3)药物:有资料显示,某些抗感染治疗药物可通过降低血浆中肿瘤转移因子-α的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HbA1c水平。某些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是溶血性贫血,也会影响HbA1c水平。长期大剂量服用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嗜酒和长期使用慢性麻醉剂等可使HbA1c测定结果升高。

(4)常见的化学衍生物:氨基甲酰Hb与HbA1c的等电点相似,可以对依据电荷原理检测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形成干扰,是最常见的干扰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化学衍生物。尿毒症患者血中氨基甲酰Hb浓度升高。

(5)采血时间:有研究结果显示,HbA1c测定采用空腹标本为,可能是因为餐后血液中脂肪、酒精等因素会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6)标本储存条件:有研究结果显示,在2℃~8℃条件下全血样本在小于2小时,以及24小时、48小时HbA1c测定结果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7℃放置24小时测定结果会下降5.0%,48小时下降9.1%。

(7)抗凝剂的种类:临床上以EDTA-2K作为测定HbA1c的标准用管。有资料显示,肝素锂抗凝的全血检测结果略有偏高。

(8)标本离心分离的影响:取样位置不同HbA1c测定值有可能有变动。一般来说,在底部吸样时HbA1c可能偏高,在上部取样时HbA1c可能偏低。如果强离心,血细胞的新陈差会造成血细胞层中产生HbA1c浓度梯度。特别是贫血和透析患者中尤为明显。

(9)红细胞的寿命:HbA1c的寿命与红细胞的寿命一致。任何改变循环血中红细胞寿命的因素,如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量失血或输血、肝脏疾病、脾切除术后、缺乏维生素B12、肾损伤、红细胞清除障碍等,均能不同程度的影响HbA1c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10)患者自身因素:有资料显示,甲亢状态下,体内脂质过氧化,也会影响HbA1c测定结果。黄疸和高脂血症患者,血中胆红素和乳糜与血红蛋白在相同波长处存在吸收,会导致HbA1c假性升高。

(11)地域差异:大量临床研究和临床经验发现,生活于高海拔地区的人群,因久居高原慢性缺氧刺激后,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增加,红细胞和Hb也相应增多,HbA1c水平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多。

4.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1)评价血糖的总体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7%,说明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8%,血糖控制一般;8%~9%,血糖控制不理想,需采取强化措施控制血糖,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大于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

(2)妊娠糖尿病控制的重要参数:妊娠糖尿病患者仅监测血糖是不够的,还要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有学者报道当糖化血红蛋白>8.5%时,发生先天性异常如室中隔缺损、无脑儿等的危险性增加。

(3)鉴别应激性高血糖:脑血管急症等应激状态可使血糖增高,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正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184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