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糖尿病和糖化血红蛋白

2020-11-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有效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前言

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也是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在糖尿病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评价血糖总体控制、发现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指导治疗方案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什么是HbA1c?

正常人有三种血红蛋白:HbA、HbF、HbA2,而成人红细胞中主要含有HbA。在用层析法分离血红蛋白时,可洗脱出3种含糖成分即:HbA1a、HbA1b、HbA1c,合称为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是葡萄糖化血红蛋白,另两种是其他糖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由HbA在代谢过程中与葡萄糖结合形成,因而它可准确地反映血中葡萄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天左右,所以可以观测到天之前的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的英文代号为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

1.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情况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一6%;6%控制偏低,易出现低血糖;6%一7%控制理想;7%一8%可以接受;8%-9%为控制不好;9%为控制差,是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并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所以当其8%就应该加强血糖的控制。

2.有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

若糖化血红蛋白9%说明患者持续高血糖存在,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同时也是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

糖尿病肾病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较无糖尿病肾病患者高,并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尿糖lb、IgG、NAG的水平相应增高。

3.指导对血糖的调整

糖化血红蛋白7.3%时,餐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影响较大;

当在7.3%一8.4%时,空腹和餐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功效差不多;

当8.5%时,空腹血糖所扮演的角色更重要。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很高者需要更好的控制空腹血糖水平。在7%一8%者要更多干预餐后血糖,减少低血糖反应;8%则要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8%则侧重于改善餐后血糖。另外,由于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一段时间的平均水平,如定期测的为6%一7%,但此次8%说明以往的治疗方案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需要新调整治疗方案。

4.对判断糖尿病的不同阶段有一定的意义

正常糖耐量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5.6%,单独空腹血糖升高患者其平均值为6.2%,单独糖耐量异常患者为5.9%,既有糖耐量异常又有空腹血糖升高的患者为62%,新筛查出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为8%。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代表糖尿病前期不同阶段和糖尿病患者的情况。

5.区别应激性血糖增高和妊娠糖尿病中的检测意义

脑血管急症等应激状态下血糖增高,但糖化血红蛋白却不增高。妊娠糖尿病仅测血糖是不够的,要控制糖化血红蛋白8%,可避免巨大胎儿、死胎、畸胎、子痛前期更有意义。故葡萄糖化血红蛋白是妊娠糖尿病控制的重要参数。

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影响因素

(1)参考值随年龄增大有一定增加。

(2)高脂血症标本可使结果偏高。

(3)实验室温度、试剂的离子强度、pH可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

(4)HbAlc不受每天血糖波动的影响,也不受运动或食物影响。

(5)患有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应以空腹和餐后血糖为准。

(6)缺铁性贫血患者的HbAlc升高,镰刀贫和脾切除也会导致高值。

(7)标准的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6%。治疗初期,每3个月监测1次,达标后可以每6个月监测1次。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图文,排版:张敏

审核:蔡志友

部分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184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