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都正常的糖尿病人,6个月出现
2020-10-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以前听主任说起,她有个50岁的“奇怪”的女性门诊患者,总是对自己的血糖指标与临床症状表现,喋喋不休。
“医生,你看,我这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指标是6.%,非常理想啊。”
“医生,你说,我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指标每次都很理想,怎么还会出现视网膜病变呢?”
“医生,医院的检测指标是不是有问题啊,老王的糖化指标一直在7%左右,也没查出有啥并发症,为啥我的指标比他好,还会有并发症?“......
这个患者,之所以说“奇怪”,倒不是说她的疾病奇怪,而是该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方式非常“奇怪”。
、每3医院,监测一下糖化血红蛋白(HbAc),但是在家从不监测血糖;
2、患者的日常管理,非常“自我”,只要自己认为对的,即便医生有00条理由去反驳,她也不会听;
3、几乎从不完整听从医生的建议,系统检查,规律治疗。
从医生的角度来说,糖化血红蛋白正常,但仍有并发症出现,这很正常。
因为影响并发症的因素有很多,糖化血红蛋白仅仅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监测评估指标,此外血压、血脂、体重等指标的达标与否、家族易感/致病基因携带与否等原因,也会影响到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转变。
此外,对于少部分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化血红蛋白(HbAc)这个指标也可以出现“假性正常”,也就是说这个指标,并不能正常反映这些患者的血糖水平。
那么,哪些糖尿病患者,可以出现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指标“假性正常”呢?()只要有相关因素能影响到血液中红细胞寿命的或者减少红细胞在高糖环境中的暴露时间,都可以影响HbAc这个指标。譬如糖尿病患者,如果同时罹患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疾病,那么他们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指标,会比实际的数值要低。
(2)孕妇:尤其是妊娠初期,在6周以内的妊娠糖尿病患者,由于孕期促红细胞生成素、雌孕激素等影响,容易导致红细胞寿命由正常的20天减少到90天左右,从而也可能造成HbAc这个指标“假性正常”。
(3)某些药物:如维生素C、利巴韦林、干扰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也可能会影响HbAc,导致这个指标比实际值要低。
(4)其它某些疾病,如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慢性肾病、慢性肝病患者中,也可能会出现HbAc这个指标假性降低的情况。
(5)另外还有一种极端情况,就是红细胞的寿命正常,但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其实是异常的,比如有个糖尿病患者,在监测HbAc前的2周内,出现了高血糖与低血糖并现的情况,血糖波动很大,但在所有监测点的血糖数值加权平均值可能达标,那么这时候的糖化血红蛋白数值,也可能是“假性正常”。
所以糖尿病患者,务必要严格遵从医嘱,严格监测血糖,医院复诊检查,规律用药,合理饮食,积极锻炼。
毕竟医生评估病情,不是单单只看-2个指标的,是需要结合完整的实验室检查数据及临床症状表现、体征检查等信息,综合判断的。
猜你还想看:
糖尿病的头号救星,连吃半个月,十年糖尿病血糖都能轻松降到7以下,
糖尿病8年,种方子这样用,2个月后血糖降到7,血栓也健康了
糖尿病有救了?老大爷土方就是民间常见小野菜,糖尿病的天敌,血糖几天就降到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