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糖尿病,不测血糖直接查糖化血红蛋白可以

2020-10-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糖尿病是一组由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根据目前我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可以分为以下三条:(1)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状(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且随机血糖≥11.1mmol/L;(2)在上面基础上合并空腹血糖≥7.0mmol/L;(3)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但在不同时间测定的连续2次糖耐量试验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产物,可以反映测定前天的平均血糖水平,一般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应≤7.0%,因为其水平的降低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以及神经病变的减少密切相关。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评估降糖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建议在开始降糖治疗时每3个月检测一次,达标后可每3-6个月检测一次。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中的作用

虽然该指标目前暂时不能用来诊断糖尿病,但其在糖尿病防治过程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除了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以外,还可以作为评估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策略的重要指标。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如果糖化血红蛋白>9.0%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时,可直接启动胰岛素的短期强化治疗。如果糖尿病患者经≥2种口服降糖药物最大剂量联合治疗3个月以上糖化血红蛋白仍>9.0%,也应该启动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目的是更好地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过早出现,并保护受损的胰岛细胞,使胰岛细胞功能得到改善。

为什么诊断糖尿病不以糖化血红蛋白为依据?

根据糖尿病的诊疗指南,目前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是空腹血糖、随机血糖和糖耐量试验后2小时血糖,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平均血糖水平,在年WHO就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诊断切点为≥6.5%,但由于我国各地区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差别较大,尚未能统一诊断标准,所以国内目前仍较多作为在确诊糖尿病后作为评估降糖效果的指标。

要查糖尿病,目前最好的方法是按照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流程进行,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在启动降糖治疗后就应该结合糖化血红蛋白来评估治疗效果或启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时间。

更多最新健康养生资讯!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zl/18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