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并发症
2016-11-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知识的逐步了解,多数人已意识到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并常常把二者的测定值作为控制血糖的标准。其实不然,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而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人食谱糖尿病人不能吃什么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糖尿病人吃什么好
糖化血红蛋白这个名词,许多糖友并不生疏,但真正了解其临床意义者却不多。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金标准”。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90~天。在这天里,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检测前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干扰不大。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真实地反映检测前9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糖尿病人食谱
糖化血红蛋白在血液中含量过高会影响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使组织与细胞缺氧,并导致血脂和血黏度增高,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病变。它还会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从而诱发肾病,使眼球晶体被糖化导致白内障,造成末梢循环障碍引起足部病变等。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5%,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会明显增加,如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变、眼部病变、神经病变、足部溃疡和截肢等。,糖化血红蛋白每减少1%,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就会减少37%,心肌梗死发生率减少14%,死亡率就会减少21%。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个百分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增加15%~18%,死亡率增加20%~30%。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的地方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