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站池塘亚硝酸盐降不下来,是什么原
2022-8-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亚硝酸盐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水质指标,其含量偏高会影响养殖动物的健康,过高甚至会导致鱼虾中毒死亡。其作用机理是亚硝酸盐通过养殖动物体表和鳃呼吸进入血液,使血液中能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被氧化成不能携氧的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引起组织缺氧,导致死亡。
当前高密度养殖池塘中,水体的氨氮、亚盐含量往往偏高。长期亚盐偏高的池塘,养殖动物持续处于组织缺氧状态,往往消化吸收功能差,生长受阻,体质减弱,更易感染鱼病。
亚盐偏高的主要原因?1.进入水体的含氮物质增加,净化体系负荷加重。氮(N)是池塘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主要通过饲料进入水体。随着水温上升、鱼虾吃食好转,饲料投喂量增加,排放到水体中的残饵、排泄物也相应增加,水体自净体系超负荷,无法进行有效转换。
?.池塘溶氧不足,氮循环不畅。亚硝酸盐又叫亚硝态氮(NO-),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硝化反应不完全的中间产物,化学反应如下:
硝化过程中的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在分解含氮物质时,均需要充足的氧气。氧气不足时,不仅影响硝化细菌过程,厌氧的反硝化菌还会将硝酸盐反硝化为亚硝酸盐,加重亚盐积累。因此,长时间的阴雨天,池塘缺氧,亚盐含量也会相对较高。
?3.缺乏藻类和其它大型水生植物,去路受阻。藻类和水生植物能够直接利用铵态氮和硝酸盐氮合成自身营养物质,促进氮素转化。藻类不足时,铵态氮和硝酸氮的去路受阻,堆积在水体中向亚盐转化,导致亚盐升高。
?4.水体菌相不平衡,生态系统不完善。整个氮素转化过程主要由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参与。亚硝化细菌适应环境能力强,繁殖快(约18分钟繁殖一代),因此从氨氮→亚盐的转化速度较快;而硝化细菌生长缓慢(约1~18小时繁殖一代),因此将亚盐转化为硝酸盐所需时间较长。若没有其它细菌如芽孢杆菌、假单胞菌等去参与转化,自然容易形成亚盐积累。
?5.池塘底质差池塘底部沉积有机物多,COD高,遇到暴雨或连续阴雨天气,水体上下层出现对流,底部含氮有机质翻起,降解过程中产生亚盐,引起池塘亚盐升高。亚硝酸盐偏高水体的处理思路:增氧、促进亚盐转化,加速氨氮、硝酸盐的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氮排放,减少含氮物质在水体中的沉积。具体来说就是增氧补菌,改底减少池塘COD,使用芽孢杆菌促进水体有机物长效分解,减少堆积。
降亚盐产品方案第1天:通威水动力+通威亚硝净
用法用量:通威水动力每亩米水体使用ml,在使用亚硝净前1小时使用;亚硝净用50倍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水体亚盐含量为0.1~0.3mg/ml时,每亩米使用~50g;亚盐含量超过0.3mg/ml时,加倍使用。晴天上午使用效果更佳。
第天:活菌底改王
用法用量:全池均匀抛撒,每袋用8~10亩。水体混浊、底质恶臭时,可加大用量。
第3天:亚盐下降后,使用乳酸菌促进消化,减少氮排放
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等酸性物质,可提高消化酶类的活性,促进鱼体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减少氮排放。
用法用量:1袋可乐乳+kg水,搅拌均匀后密封静置,0~30℃左右发酵天,待液体表面出现白色菌膜,发酵液pH?4.0时,按照1~kg/亩·米用量,稀释后在投饵区泼洒。
第5天:使用芽孢类产品,稳定改善结果。
芽孢能分解池塘残饵、排泄物,转化并清除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分解矿化有机质,培养有益藻类,促进水体良性氮循环。
用法用量:用50倍水充分活化~4小时,晴天中午,全池均匀泼洒。活化时,1袋本品加入1kg黄金肽,效果更好。每7~10天使用一次。使用前后,注意池塘增氧。
▼往期精彩回顾▼————————————————————
连续阴雨,温差大!养鱼三大痛点一套方案解决通威鲈鱼健康养殖疾控方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