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药用植物红景天之红景天调节人体免

2021-3-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红景天苷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适度的运动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而过度或激烈的运动则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对运动员来说,平时大强度的训练和赛期激烈的比赛又是不可避免的,故常发现一些运动员在训练比赛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以致影响他们的运动能力,甚至停止参加比赛。因此,如何减轻过度训练导致的机体免疫力下降、提高运动成绩成了当今运动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中医药为研究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施建蓉等()观察了大鼠大强度训练模型的免疫功能变化及中药复方红景天对该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机体免疫细胞存在不同递质和激素受体,接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另外,免疫细胞也分泌不同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对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系统本身实现反馈性调节,形成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生理活动情况下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其作用是极其复杂的,如生长激素对免疫功能具有广泛的加强作用,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ACTH)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ACTH及β-EP(细胞生长素)则表现为对免疫的双重调节作用。

运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与运动强度、训练时间有关:长期适度或轻度及中度慢性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可能是机体对运动应激的生理性反应。而急性激烈运动和长期激烈的训练促进体内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激索的释放,抑制了机体免疫功能。小鼠经过5周较大强度游泳训练后,CD4+抗原/CD8+抗原细胞比值降低,T抑制细胞因子产生增加,脾细胞对外源性IL2(白介素2)的反应能力降低,对TD抗原(小分子抗原肽)的二次抗体应答受抑制,抗体产生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大强度训练可引起免疫抑制。

实验用大鼠跑台运动模拟田径运动中周期性耐力项目的反复超长距离跑步,造成大鼠大强度运动模型.观察到大强度训练组动物第8周时体重[(.90±23.35)g]明显低于非训练对照组[(.29±54.68)g,P0.05],跑步持续时间的测试成绩低于中药组,PFC(空斑形成细胞)和IMI(未成熟细胞通道)实验结果均表明该组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下降,血浆中ACTH和β-EP含量均低于非训练对照组。一般情况下,大运动量后即刻测定机体血浆ACTH是升高的,研究中所测得的ACTH的下降可能与大强度训练及取样时间有关。

目前认为ACTH和β-EP是一种免疫系统内源性调节的重要物质,二者的变化常相伴出现、明显相关。不少学者认为大强度运动引起β-EP增加,也有报道运动后β-EP下降,Vires()认为这些不同结果与训练强度的不一致,实验取样前一天的运动员以及机体的休息情况有关。此外,不同实验者在体外的关于ACTH和β-EP的免疫功能调节作用观察结果有时呈相反或双重作用,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中医的重要理论如正邪学说、阴阳学说和脏象学说中的某些论述与免疫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有类同之处。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补肾法能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健脾补气、补肺益气方药等都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中药所引起的免疫功能变化,不仅是作用于免疫系统的结果,还可能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所表现出来的总效应。

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长期大强度训练的运动员以气阴两虚为主。故本实验中用抗疲劳、耐缺氧的具有适应原样作用的红景天为主药,并且辅以补气升阳健脾益气的黄芪、白术以及养阴生津的麦冬等,以改善大强度训练大鼠机体的功能,提高运动能力。其中的黄芪,它不仅能增强免疫功能,还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认为是一种免疫调节剂。黄芪具有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是较肯定的事实。曾比较复方红景天与单方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复方提高小鼠运动能力的作用超过单方,说明复方加强益气养阴的作用,能更好调节长期大强度训练的机体功能。在大鼠进行大强度训练的同时服用中药后运动成绩提高;细胞利体波免投功能以及血浆ACTH和β-EP水平与正常对照动物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有接近正常组动物的趋势,推测可能与该中药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作用有关。

另外,庄剑青等()还研究了复方红景天对大鼠运动能力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训练鼠服用复方红景天后,不仅提高了运动能力,而且改善了大强度训练引起的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下降。

红细胞CR1是红细胞膜上的免疫黏附受体(C3b受体),它能通过免疫黏附作用与IC(免疫复合物)结合,阻截大量循环中的IC,由红细胞携带到肝脏等处被清除。这种红细胞免疫复合物的清除机制能有效地防止循环IC沉积而引起的疾病,故被认为是一种保护性免疫缓冲功能。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膜上也有CR1(晶体),虽然循环中每个红细胞上CR1数量比它们少得多,但由于体内红细胞数量大大超过白细胞,故90%~95%CR1存在于红细胞上,构成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方红景天的基本方由红景天、黄芩、白术、麦冬、五味子等组成,有扶正固本兼健脾益气、养阴的功能,以调节长期大运动量训练引起的气阴耗散、阴阳失衡。我们已证实复方整体调节,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超过单方。运动与免疫功能的关系,过去的研究只是着重在白细胞免疫系统。本实验表明大运动量训练会抑制红细胞免疫功能,而复方红景天对其有调节作用,其机制有待研究。尽管该项工作只是初步观察,但这是一个新的工作领域的开端。预期将会成为研究的热点,在运动与免疫的关系及中药对免疫功能的调控方面提供新的内容.

石晓峰()对复方红景天冲剂对小鼠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认为:

1)复方红景天冲剂每千克体重10g生药(相当临床用量16.5倍)、5g生药(相当临床用量8.5倍)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7d,可使幼鼠的胸腺和脾脏增重。胸腺为初级淋巴器官,游走的造血干细胞进人胸腺原基,在此分化增殖成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脾脏为次级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细胞移行于此,并在此处因受免疫过程中异体抗原刺激而进一步增殖分化和成热,脾脏中有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还有(巨噬细胞)MΦ,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密切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可初步认为复方红景天冲剂有免疫功能增强作用。

2)复方红景天冲剂与贞芪扶正冲剂均具强大的吞噬CRBC(吞噬鸡红细胞)能力,CRBC对小鼠是一种较强的抗原性异物,当其注入小鼠股腔内,可引起腹腔MΦ聚集并吞噬,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了复方红景夫冲剂有提高机体防御能力的作用。

3)复方红景天冲剂与贞芪扶正冲剂均能增强免疫抑制小鼠DNCB《二硝基氯苯)所致DTH(皮肤过敏反应)。DNCB是小分子半抗原,能刺激T淋巴细胞转化为特异的致敏T淋巴细胞,分布于全身皮肤内,当有相当抗原再次进人皮肤,局部引起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其反应强度即代表机体细胞免疫水平。复方红景天冲剂扶正固本作用与其增强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4)复方红景天冲剂与贞芪扶正冲剂均可使受抑制的小鼠溶血索水平有明显提高。实验表明复方红景天冲剂对SRBC(绵羊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索抗体生成有明显增加作用。SRBC免疫小鼠可使其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SRBC抗体,并彩释放到外周血。所分出致敏小鼠的血清,与SRBC在补体参与下,可产生溶血现象。致敏动物血清中溶血索的含量可通过溶血过程中释放血红蛋白量来测出,从而反映药物对体液免疫的影啊。本实验进一步提供了复方红景天冲剂扶正固本的重要依据。

5)NKC(自然杀伤细胞)具有重要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用小鼠脾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小凤鼠Yac-1肿瘤细胞作为靶细胞,通过测定靶细胞LDH(乳酸脱氢酶)释放率测定其NKC活性,可见复方红景天冲剂能明显提高其NKC活性,从而证明了该制剂在机体的免疫监视、抗肿瘤等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赵文等()利用蔷薇红景天根醇和水提取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抑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调节免疫功能

经口给子不同剂量的蓄微红景天提取液14d,①中、高剂量组的平均脾/体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明显提高脾脏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低、中剂量组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③剂量组的平均足跖肿胀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增加,且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O.01);④巨噬细胞香噬指数高剂量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外,高剂量组的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发生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

2、抑制肿瘤作用

各组动物灌胃12d后,蔷薇红景天提取液各剂量组均表现出对S-(鼠肉瘤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每千克体重mg组的抑瘤率高达63.71%。

赵文等()认为,T淋巴细胞与迟发型变态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B淋巴细胞主要通过分泌抗体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而巨噬细胞则具有非特异性吞噬功能。

蔷薇红景天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表现为在每千克体重~mg剂量范畴内:①增加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并能使小鼠因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而致的足跖肿胀度增加;②能增加小鼠脾脏的相对重量及其脾脏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数;③机体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有所增加。此外,对小鼠体内S-生长的影响,在每千克体重~mg剂量范围内有非常显著的抑瘤作用。

谢乐斯等()也利用红景天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杀瘤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RSGS库页(红景天苷)在体外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反应的影响

RSGS在31.25~ug/ml剂量,随者剂量的增加,A逐渐增加,淋巴细胞的转化反应逐步增强,在ug/ml时脾淋巴细胞转化反应达到最强。提示RSGS可能具有丝裂原样效应,且这种效应存在剂员依赖性。

2、RSGS对免疫小鼠脾细胞转化反应的影响

在RSGS刺激下,当与自身的对照组作比较时,对照组和实验组脾细胞都显示了显著增殖的作用。这进一步证实RSCS本身具有丝裂原样作用;而进行组间比较时,免疫组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反应较对照组未见进一步增强。

3、RSGS免疫小鼠的PEMΦ(腹腔巨噬细胞)对HCa-F(小鼠腹水型肝癌H22)肝癌细胞的杀瘤效应的影响

库页红景天苷免疫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杀伤HCa-F肝癌细胞的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杀瘤率达到72.3%。

谢乐斯()认为,红景天制剂对中枢神经系统(CNS)有兴奋作用也有镇静作用,能使药物引起的兴奋型或抑制型脑电波恢复正常;对血糖有双向调节作用;垂体-肾上腺系统兴奋或衰竭时,均能显示其调节肾上腺机能的作用,即无论环境因素使机体生理变化往哪里变化,使用红景天均能使其恢复正常,但参与这些双向调节作用的活性成分至今尚不清楚。本研究中,RSGS对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转化反应显示了1+1=1的效应,富含RSGS的红景天制剂能促进老年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反应,说明RSGS能使健康小鼠的生命活动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而使老年小鼠的衰老的病态指标趋向正常;朴花等()研究证实,红景天多糖在正常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反应中显示了1十1>2的效应,结合本次实验结果,可能提示了RSGS在双向调节中的作用,至于是否有其他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有待今后进一步证实;在体外RSGS能直接致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表明其具有丝裂原样作用。库页红景天根茎提取物能促进RAW.7巨噬细胞iNOS基因的表达,RSGS免疫小鼠的PEMΦ杀伤肝癌细胞的效应高达72.3%,故推测RSGS通过iNOS介导的NO合成进而达到杀瘤效应是其抗瘤机制之一。

汪家春等()对红景天复方增强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作用进行了研究。这里将他们的研究目的和结果摘引如下,以供参考。

自从年美国学者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概念后,国内外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不断深入,证明红细胞免疫是机体免疫防御中很重要的子系统。肿瘤细胞可旁路激活补体C3b,可被红细胞CT1免疫黏附,红细胞在阻止恶性肿瘤细胞增殖、转移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同时红细胞CR1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调节。

红景天作为一种环境适应类药物应用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但红景天对红细胞免疫的作用还鲜有报道。实验通过检测CRM(红景天复方)对肿瘤红细胞花环率、红细胞与损伤内皮细胞异常黏附及红细胞与正常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进而探讨CRM对机体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响及其生理意义。

红细胞膜上C3b是红细胞黏附作用的关键部位,85%以上C3b受体C3bR存在于红细胞膜上,每个红细胞膜上约有个C3bR,在血液免疫中起重要作用。黏附免疫复合物送至肝脾内销毁而红细胞本身不受损伤,可重复循环发挥免疫复合物的功能,因此,保护和增强红细胞的黏附功能,对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红细胞对自我及非自我的抗原有识别功能,并与其发生免疫黏附作用。各种相关因素是通过调控红细胞发挥免疫功能的过程或改变红细胞免疫物质基础或调节因子类影响红细胞免疫功能。各种肿瘤细胞都可旁路激活黏附补体C3b面与红细胞CR1结合。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特别是红细胞CR1活性明显低下,并与癌细胞转移、病期、疗效转归密切相关。本研究中CRM增强红细胞CR1对肿瘤细胞的识别、黏附功能,有利于机体清除癌细胞。内皮细胞由于自由基攻击造成病理性损伤,红细胞CT1把损伤内皮细胞识别为抗原造成异常黏附,CRM增强这种黏附,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机体的炎症反应。

李英信等()利用库页红景天提取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红景天多糖和红景天苷在体内外均可促进细胞多糖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在所加剂量中,以31.25mg/L剂量反应最强,说明红景天多糖可直接增强细胞功能,促进细胞产生抗体。且这种作用必须达到一定剂量时才有显著作用。在小鼠脾细胞对伴刀豆球蛋白增殖作用中,红景天多糖和红景天苷在体外均显示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说明两者也促进T细胞功能,进而促进细胞免疫。此外,还发现红景天多糖本身具有丝裂原样作用,可刺激小鼠脾细胞增殖作用且无明显剂量依赖关系。在所加剂量中mg/L可达高峰,而红景天苷无此作用。基于上述结果选取红景天多糖进行了体内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发现脾细胞增殖增强,提示红景天多糖在体内也可促进T、B细胞功能。多糖没有细胞毒性,而且药物质量通过化学手段易于控制。红景天多糖具有成为新型免疫调节剂的潜力,但仍需进行对白介素22产生及活性、T调节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干扰素功能影响等多方面的研究,以利于开发。

红景天苷的抗病毒作用

利用从库页红景天根和根茎中提取的多糖,对由柯萨奇B5(CoxB5)病毒感染的细胞进行了抗病毒作用实验,毒性剂量测定结果表明,库页红景天多糖在ug/ml浓度以内均未见到对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在50~ug/ml浓度范围内,细胞生长状态,活细胞存活数多于正常细胞对照组(见图4-1)

感染CoxB5病毒的同时加人库页红景天多糖组,经48h培养后,细胞没有明显的病变出现,细胞在形态、存活量上均接近于正常细胞对照组。先经CoxB5病毒感染2h后再加人库页红景天多糖组,病变程度也相对较轻,中性红测定结果也强于病毒对照组。而先加红景天多糖培养,再经CoxB5病毒感染组,细胞的存活量和生长状态远不及正常细胞对照组而与病毒对照组相接近(见图4-2).

库页红景天多糖直接杀伤CoxB5病毒试验结果表明,不加多糖组TCID50(组织培养感染剂50)为4.74,加多糖组TCID50为4.50,无明显差异。库页红景天多糖对CoxB5病毒无直接杀伤作用。

不同分组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的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病毒对照组明显的高于正常细胞对照组,也明显地高于加多糖组。而在加多糖各组之间,随浓度增加,保护作用增强。说明库页红景天多糖对细胞的完整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也证实这点。

病毒对照组的细胞膜表面光滑无皱褶状突起,膜呈破碎状脱落。同时在膜上有孔洞,细胞体积异形增大。而正常细胞组细胞膜表面都布满了均匀的皱褶,细胞形态完整无缺损,表面无孔洞,无脱落碎片。加入库页红景天多糖的同时接种CoxB5病毒组的扫描电镜结果相似于正常细胞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先经CoxB5病毒吸附后加入库页红景天多糖组的细胞,部分膜上有孔洞,但大部分细胞完整,这就说明细胞己有明显的恢复。

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和中性红摄入实验结果初步证明了库页红景天多糖具有抗病毒侵染细胞的作用。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从微观上显示了膜表面结构的完整性,且同病毒对照有很强的对比性。电导率测定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膜的生理通透过程是完好的。因为只有当膜的物理通透性增加或在细胞膜破损后,细胞内部的盐类物质及其他大分子带电荷物质释放至培养液中,才会导致培养液的电导率增高。

以上事实说明库页红景天多糖抗病毒作用可能有两种途径。一是对CoxB5病毒的吸附具有妨碍或阻止作用;二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oxB5病毒在细胞内的某一复制过程,而前者是显著的。细胞先经多糖培养24h后再接种CoxB5病毒组仍会出现病变,可能是由于当细胞摄人多糖后,随着细胞的增殖而被代谢利用的结果。

直接杀伤实验表明了库页红景天多糖并无直接的灭活作用。这一结果也间接地证明了库页红景天多糖能够阻止病毒颗粒的吸附,不是直接作用于病毒颗粒本身,而是通过某种机制作用于细胞膜所致。已有文献报道,一些中草药多糖可以干扰病毒-细胞膜相互作用的起始阶段,阻止病毒的吸附作用。此机制还有待于深人研究。

——本文摘自科学出版社年出版的《珍稀药用植物—红景天》

《珍稀药用植物—红景天》一书的相关介绍如下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分布于我国的红景天植物资源的内容。包括红景天的植物学特征和地理分布、不同器官特种药理成分含量及药用价值等,并介绍了促进红景天种子发芽、种质资源鉴定、繁殖和栽培、开发和利用技术等方面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本书为发掘保护、开发利用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红景天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红景天药物及其保健品的产业化发展提供资料。

本书可为中医药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中从事资源植物学、植物药化学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供资源植物利用方面以及相关学科的人员使用。

前言

全世界红景天有90种,分布在北半球高寒地区。我国有73种、2亚种和7变种,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山脉、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和东北三省等生态环境恶劣的高寒山区。红景天植形奇特,植株矿物质含量丰富,化学成分独特,药用价值高,但稀少,已被列为珍稀药用植物。

早在年的藏医《四部医典》中红景天已被作为“神药”。年,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已记述“景天,上品、甘涩、寒,无毒、治肺疾”。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将其作为“九味石灰华散”成方中的一种成分,具有清热、滋补元气的功效。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苏联基洛夫军事学院发现红景天具适应原作用。随后,前苏联科学家对红景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于年将红景天作为“适应原”样药物,由前苏联保健部审定为“人参型兴奋剂”,用作宇航员、飞行员、潜水员、运动员等的必备保健品,以消除疲劳、增强活力。国内外新近药理研究认为,红景天具有抗缺氧、抗衰老、抗不良刺激,抗辐射、抗病毒、抗肿瘤、消除疲劳、活血化瘀和提高记忆力等多种功效。现已有将其开发为药物和饮料的发展利用。因此,了解红景天资源的植物学特征和地理分布,研究红景天植物器官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探讨红景天繁殖和种植技术、签定方法,以及细胞悬浮培养、人工合成药物和保健食品开发利用等问题,对更好地利用红景天这一珍稀植物资源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近30年来,为了保护红景天珍稀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和提高更有价值的次生代谢物质的产量,以及开发新途径,许多学者致力于红景天快速繁殖、细胞悬浮培养、人工合成等新技术的开发,并在提取技术、测定方法、药用和食品开发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红景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途径,有效地推动了红景天在药物和食品领域的开发及利用。

为了开发和利用珍稀药用植物红景天种质资源,笔者综合博士论文的文献综述和科研成果,以及正在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和专利,并查阅大量国内外最新研究的有关资料,著成《珍稀药用植物红景天》一书。本书分为红景天植物资源和药用价值概述、红景天种质资源、植物学特征特性及地理分布、红景天植物的化学研究、红景天植物特种成分的药理功效、红景天种子休眠生理和促进发芽技术的研究、红景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的研究、红景天药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概况、红景天种质的繁殖与人工栽培技术、红景天快速繁殖原理与技术、红景天细胞悬浮培养的原理和技术、红景天苷的人工合成的研究、红景天原料的采收和提取工艺、红景天药物成分的测定方法、红景天药物的开发与应用及红景天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共15章。本书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红景天植物资源的植物学特征和地理分布、不同器官特种成分的含量和药用价值、促进种子发芽技术、资源鉴定技术、繁殖和栽培技术、开发和利用技术等最新研究的重要内容,希望为发掘和保护、开发和利用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红景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红景天药物和保健食品的产业化发展做点工作。

本书的出版得到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资助和许多朋友的热情帮助,谨此表示衷心谢意。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谨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年12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yy/18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