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L合并AML诊治1例病例简介
2017-2-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医院血液科宁乔杨杨洪亮张翼鷟
病例简介
患者男,54岁,年6月因发热、咳嗽就诊于外院。
当时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WBC)19.1×/L,淋巴细胞(LYM)15.99×/L。无贫血、血小板减少等,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好转。复查血常规:WBC26.22×/L,LYM23.76×/L,遂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就诊于我院。
当时查骨髓形态及活检提示:粒、红、巨核3系细胞减低,淋巴细胞明显增多(成熟淋巴细胞79%+幼稚淋巴细胞5.5%),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免疫组化:CD20+,PAX5+,CD3-,CD43+,CD10-,CyclinD1-。
骨髓流式细胞检测:异常细胞占57.07%,表达CD19、CD20、CD22、sIgM、CD25、CD79b、Kappa、CD81、CD,弱表达CD5、CD11c,不表达CD43、Lambada、CD10、CD23、FMC7、sIgD,符合CD5+CD10-B淋巴细胞淋巴瘤。
染色体检查:克隆性异常+8。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IgH基因重排阳性,伴5’IgH基因信号缺失。
基因检测:IgH、IgK重排阳性。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检查:①双侧肱骨及股骨髓腔密度升高,可见不同程度放射性浓聚,代谢增高,考虑恶性淋巴瘤侵犯;②双颈深、颌下、颏下、下颈、纵隔内、腔静脉后、主动脉肺窗等淋巴结可见放射性浓聚。结合以上检查,明确诊断为:CD5+CD10-B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RAIⅡ期,BinetB期。
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使用利妥昔单抗,于年7月23日予氟达拉滨+环磷酰胺(FC)方案化疗,过程顺利。
年10月,患者因贫血再次入院。
复查血常规:WBC1.34×/L,血红蛋白(Hb)49g/L,LYM0.38×/L。叶酸、B12未见明显异常,酸溶血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均阴性。复查骨髓形态学:骨髓增生较活跃(70%~80%),原始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少量小淋巴细胞散在分布,不除外髓系白血病。骨髓流式细胞检测(年10月29日):异常细胞20.2%,表达CD34、CD33、CD13、CD36,部分表达CD7、CD,弱表达CD、CD64、CD56,不表达HLA-DR、CD38、CD5、CD11b、CD14、MPO、CD79a、cCD3,TdT,符合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表型AML-M5。
图1流式细胞检测结果(A首次检测可见在CD19+CD20+的克隆性细胞群外,尚有少量克隆性CD5+CD19-CD20-的细胞群;B第2次检测见异常细胞细胞群表达CD34+CD33+CD13+,提示为AML-M5)
图2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年11月12日)为47,XY,+8[5]/47,XY,del(7)(q22),+8[10]
因本结果与首次结果差异较大,年11月12日,再次行骨髓形态学检查:异常细胞比例偏高,分类不明细胞占29%,骨髓增生大致正常(50%),粒系各阶段可见原始、早幼细胞增多,未见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免疫组化:CD3+散在、CD5+散在、CD20+散在、PAX5+少量、CD23-,粒细胞MPO+、CD34+较多。骨髓流式细胞检测提示同时存在(图1)两群异常有核细胞:一群(11%)为CD34+、CD38-、CD13+、CD33+、CD7部分+的异常髓系原始细胞,弱表达CD、HLA-DR、CD56、;另一群(1.11%)为CD19+、CD20+、CD38+、CD10-、CD5-、Kappa+Lambda-的异常B淋巴细胞。复查染色体检查(图2):47,XY,+8[5]/47,XY,del(7)(q22),+8[10]。考虑修正诊断为不典型CLL治疗后继发性AML或CLL伴AML-M5。仔细回顾首次骨髓流式细胞检测发现,当时即有一小群异常的髓系原始细胞,但因其所占比例较小而被主克隆群异常B淋巴细胞掩盖,当时未予重视。遂考虑该患者为CLL同时伴发AML。
诊断明确后,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进一步化疗,以输血、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此后复查血常规,Hb波动于46~68g/L,WBC波动于0.77×/L~2.86×/L。年1月复查骨髓形态学检查:异常髓系原始细胞28.35%,异常B淋巴细胞0.56%。此后患者拒绝再次入院治疗。年7月,患者于院外死亡。
相关链接:
CLL合并AML诊治1例——病例分析和专家点评(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年12月1日B4,欢迎转发朋友圈,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1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