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糖尿病控制效果,糖化血红蛋白才是金
2016-11-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一位糖尿病患者做完派特云图功能医学检测后,发现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很高,抗氧化能力减退。他有些不解,问道:“我的空腹血糖是正常的,怎么还有并发症的风险?”我问他:“你的糖化血红蛋白怎么样?”“11%,问题大吗?”他有些担心地问。于是,我们一起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了一番深入了解。
据有关资料统计,有90%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其家属,对糖尿病相关指标的查询中,只知道血糖,尿糖这块,而很少了解到糖化血红蛋白这个专业名词。其实,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整体情况有更重要的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说白一点就是,血液中的糖份高了,就会附着在我们的红细胞上,跟红细胞上的血红蛋白这种物质结合在一起,就叫糖化的血红蛋白,只有这个红细胞死亡了才会消失,因此每1单位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变大概对应1mmol/L血糖的改变。糖化血红蛋白越高表示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越多,糖尿病病情也越重。
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知识的逐步了解,多数人已意识到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并常常把二者的测定值作为控制血糖的标准。其实不然,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而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检测前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干扰不大。如果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糖化血红蛋白就不可能达标。
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糖尿病患者每天所进行的血糖测定仅仅反映了检测当时的血糖变化,而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可以让人看到在过去的2-3个月的时间内患者整体的血糖控制情况。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经达到标准,并且血糖控制状态较为平稳,每年至少应该接受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而对于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者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结果是如何帮助我们管理自己的糖尿病呢?”这位糖尿病患者问。
我告诉他:您每天在早餐前测定血糖水平即空腹血糖水平,在正常安全范围内,但是当您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时却发现为11%,这意味着您在过去的2-3个月的时间内,您的血糖控制很差,这暗示您将来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非常高。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结果提示您:尽管早餐前血糖结果尚满意,但是一天其它时间的血糖水平却严重超标,因此需要对您的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做出重新评估,并做出相应调整。特别是您的抗氧化能力减退,对糖尿病康复影响很大,要及时应用抗氧化剂,配合糖尿病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北京白癜风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