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遗传性贫血八地中海贫血

2020-1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dflx/

地中海贫血疾病发病率高,且患病者和非患病者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明确,致病基因已经定位,已阐明致病基因的突变谱,为了降低该遗传病患者的出生率,大规模的筛查是必要的预防措施。

地中海贫血的诊断

一、血液学表型分析是一线筛查指标

血红蛋白病包括异常血红蛋白和地中海贫血。调查结果显示,在广西户籍人群中,无明显表型的异常血红蛋白的基因携带率仅为0.38%,而该地区人群中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携带率则高达24.13%。因此,包括广西在内的我国南方地区血液学表型筛查的主要对象是人群中的血红蛋白病基因携带者,尤其是地中海贫血。我国南方人群中不发生像HbS(镰形红细胞贫血)那样可产生严重疾病表现的异常血红蛋白,但也有几种常见的可引起地中海贫血表型的异常血红蛋白,如HbE、HbCS和HbWestmead及HbQS等。

除地中海贫血患者外,临床上绝大多数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又称杂合子、轻型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特征)是无症状的,但他们常表现出一些异常改变的血液学表型特征,如小细胞低色素症、HbA2和HbF含量发生变化等。这些血液学表型是我们在人群筛查中发现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个体的指标,并可根据这些表型指标改变的不同组合进行血红蛋白病的分类。血液学表型分析主要包括红细胞指标(如RBC计数、HGB、HCT、MCV和MCH等)的测定和血红蛋白分析(包括异常血红蛋白检测、HbA2和HbF定量测定),必要时辅以铁代谢状态的分析。血液学表型分析的准确性是指导后续采用DNA诊断方法鉴定地中海贫血个体的基因型的基本前提。目前用于RBC指标测定的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和用于血红蛋白分析的全自动血红蛋白分析仪均为高通量自动化设备,可基本满足大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筛查的需要。在上述血液学表型分析结果的指导下,借助分别针对不同类型血红蛋白病的DNA诊断技术,可以诊断、快速地筛查和确认那些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个体。

二、基于DNA分析的基因分型是确诊指标

血液学表型分析方法虽然能筛出绝大多数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但血液学表型分析获得的特征性指标还有其他不能排除的原因,如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症)和某些异常Hb(HbA2升高);其次,仍有一部分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特别是静止型地中海贫血(如-α3.7/、-α4.2/和αWSα/杂合子等)不能通过血液学表型筛查去发现它们。故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的确诊还有赖于基于DNA分析的基因分型。况且后者也是开展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基础。

1

在血液学表型结果的指导下进行

血液学表型分析可将检测对象进行粗分类,为后续DNA分析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指明下一步的分析是针对α-还是β-珠蛋白基因,或二者都要检测,以及基因分析的操作顺序。没有血液学表型分析结果指导的DNA诊断,等于是漫无目的、瞎子摸象式的判断,会浪费人力和财力。

2

优先针对种族特异性常见的突变

由于血红蛋白病的基因突变及其基因频率具有明显的种类特异性和地域性,故首先要考虑的是针对本民族和本地区的突变进行相应的方法学应用;其次,虽然我国已鉴定出22种α-地中海贫血、46种β-地中海贫血和6种δβ-地中海贫血和HPFH基因,但各自常见的α-和β-地中海贫血突变也只有6种。中国南方人群中有超过90%的地中海贫血个体携带者是由此类突变引起的,其余的地中海贫血突变属比较少见或罕见的类型。因此,进行DNA分析需优先针对种族特异性的常见突变,然后才检测人群中那些少见或罕见的突变类型,采取此种策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达到快速和节约的目的。

在分子诊断的技术策略上,对于α-地中海贫血,首先检测常见的大片段缺失(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其次,再检测少见的点突变(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对于β-地中海贫血,首先检测常见的点突变,其次,再检测少见的大片段缺失(缺失型δβ-地中海贫血或HPFH)。

基因型结果判读

当β地贫复合α地贫时,患者不仅有β地贫的缺陷,同时又有α地贫基因的缺失,这使得α地贫和β珠蛋白链的不平衡状态有所改善,表现临床症状可以较轻,实验室检查中凸显的是β地贫特征,因此临床上要重视这种复合地贫的检出,避免漏诊。另外患者为复合地贫时,无论与任何一种轻型地贫者婚配均存在1/4生育重型地贫患儿的风险,因此,当夫妇一方为α地贫,另一方为β地贫时,β地贫的一方一定要检查α地贫基因,以排除复合地贫的存在。当夫妇一方分别为α地贫,另一方为β地贫基因携带者时,他们生育复合型地贫患儿的风险是1/4,因此出生后子代的基因确诊对其今后的婚配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地贫基因型及临床表现型

地中海贫血的治疗

轻型地中海贫血无需特殊治疗。中间型和重型地贫应采取下列一种或数种方法给予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和营养,积极预防感染。适当补充叶酸和维生素E。

2、输血和去铁治疗,此法在目前仍是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3、使用铁螯合剂。

4、脾切除。脾切除对血红蛋白H病和中间型β地贫的疗效较好,对重型β地贫效果差。脾切除可致免疫功能减弱,应在5~6岁以后施行并严格掌握适应症。

5、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能根治重型β地贫的方法。如有HLA相配的造血干细胞供者,应作为治疗重型β地贫的首选方法。

10年丰富临床服务经验分子遗传学检验领导品牌提供全技术平台解决方案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信息分析体系内容丰富贴近临床的检测报告业内最短的报告周期专业的遗传咨询服务体系北京康旭医学检验所海淀区杏石口路益园文创基地C区10号楼-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yw/18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