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升高只考虑肝癌小心漏诊误诊

2020-1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面部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31108/4287665.html

来源:医脉通肝脏科作者:Rason

我国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血清甲胎蛋白(AFP)及其异质体是诊断肝细胞癌的重要指标。”那甲胎蛋白升高就是得了肝癌吗?小心漏诊误诊!

甲胎蛋白及其检测值

甲胎蛋白(AFP)是由胎儿肝细胞合成、在胎儿血清中正常存在的一种特殊蛋白。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ng/ml。

甲胎蛋白最常用的定量试验为放射免疫法:

?正常参考区间为0~20ng/ml;

?低浓度阳性为20~ng/ml;

?高浓度阳性为超过ng/ml。

除了肝癌,这些情况甲胎蛋白也会升高

大约8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会升高,肝癌是常见的造成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之一。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恢复了产生甲胎蛋白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疗效考核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1、妊娠女性

正常怀孕的妇女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一时性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肝癌那样高。甲胎蛋白是胎儿的正常血浆蛋白成分,是胚胎早期的主要蛋白质,妊娠期妇女甲胎蛋白会明显升高,一般在妊娠后3个月,甲胎蛋白就明显升高,到7-8月孕妇母血中AFP量达到最高峰并相对稳定,但其仍旧低于ng/ml,约在产后3周后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2、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或肝硬化时,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可出现升高,但通常升高的幅度比较小,且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例如,肝硬化病人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多在25~ng/ml之间,一般在2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下降,多数不会超过2个月;同时伴有转氨酶升高,当转氨酶下降后甲胎蛋白也随之下降,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常与转氨酶呈平行关系。如果甲胎蛋白浓度长期处于高水平(在ng/ml以上),或呈进行性增高,则应警惕肝癌的发生。

3、新生儿肝炎

30%新生儿肝炎可测出甲胎蛋白,发生率随病情的严重度而增加,大多明显增高。应与先天性胆管闭锁鉴别,后者甲胎蛋白大多正常。

4、其他原因

肝损伤、充血性肝肿大、毛细血管扩张症、先天性酪氨酸病、睾丸或卵巢胚胎性肿瘤、一些其它消化道肿瘤、胰腺癌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甲胎蛋白升高。

甲胎蛋白升高≠肝癌

甲胎蛋白可以视为是一种肿瘤信号,它意味着可能发生了肝癌。但是,甲胎蛋白的高低与肝癌的大小并无绝对关系。甲胎蛋白和肝癌两者的关系有两点要注意一下:

第一,小型肝癌约有三分之一不会有甲胎蛋白上升,所以甲胎蛋白正常并不表示没有肝癌的存在。

第二,甲胎蛋白升高不一定都是肝癌。由于甲胎蛋白是肝细胞发育时的一种特殊蛋白,因此在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变时,伴随肝脏修复和肝细胞再生,也可产生和分泌甲胎蛋白,使血清AFP升高。使用一些刺激肝细胞再生的药物(如:促肝细胞生长素)后,也可出现AFP升高。因此,应注意AFP升高的幅度、动态变化及其与ALT、AST的消长关系,并结合临床表现和肝脏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放射免疫法测得的甲胎蛋白大于ng/ml、且持续4周者,或甲胎蛋白在~ng/ml、持续8周者,在排除其它引起甲胎蛋白增高的因素(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后,需再结合定位检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即可作出诊断。

参考文献:

[1]梁扩寰等.肝脏病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

[2]蔡晧东.带你读懂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64-65.

-END-

/相关阅读/

·血红蛋白水平高了或低了会怎样?

/推荐阅读/

·这样教你看心电图,没有理由看不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yw/18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