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ldquo贫血rdquo需重

2020-1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24583.html

全球营养报告指出,超过80%的国家正面临两种或三种以上的营养不良负担,其中以儿童发育迟缓、育龄女性贫血和成年女性肥胖最为严重。

01“血”从何来?造血原来是这样

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人体的造血机制,然后就会了解,其实“补血”并不一定指单纯补充血液。

1血液从骨髓中来

血液来自于骨骼中的红骨髓,当红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接触到细胞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时,就会主动合成血红蛋白,并分化为血细胞。

此外,造血干细胞还会在不同的细胞因子催化下,分化为白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等,从而构建起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

2贫血难以自我修复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液量是基本恒定的,低水平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就可以弥补日常的血细胞消耗。

只有出现失血过多时,才会产生大量促红细胞生成素,使血细胞生成速度比平时提高2~3倍。

而长期贫血者达不到短时间内过量失血的标准,也不就能刺激干细胞造血。又由于本身造血功能较差,营养匮乏,无法自我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才需要专门进行饮食调理或药物治疗。

02“补血”补的说什么?

西医的“补血”是针对贫血的病理而言的,临床上90%贫血患者为缺铁性贫血,所以适当补充铁元素即可。

但中医所概括的“补血”并非单纯补充血细胞数量,而是要促进造血功能恢复,从而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所以不能只依赖某一种营养元素。

又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引发气血亏虚的原因也不同,所以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

03贫血别慌,看看怎么解决!

据统计,全球有6.14亿15岁~49岁的女性贫血,中国女性贫血人数居世界第二。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

04贫血的临床症状

最早可出现头晕、乏力、困倦,而最常见、最突出的体征则是面色苍白。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贫血发生的速度、贫血的程度和机体的代偿能力。

孕妇是贫血最主要的易感人群,而且妊娠期贫血将会增加合并其他疾病和升高死亡率的风险,严重影响母亲和婴幼儿的营养与健康状况。

所以发现贫血,也不可掉以轻心。

05为何孕妇容易贫血呢?

这是由于孕妇在怀孕后对铁元素的需求急剧增加,但其体内却未储备充足的铁元素。孕妇的贫血类型可分为营养性贫血和非营养性贫血。

其中,营养性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因为孕妈妈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造成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则是因为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

整体来说,营养性贫血是我国孕妇贫血最常见的贫血类型,而这种贫血是可以通过膳食改变来预防的。

06失血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就是红细胞丢失,而导致的贫血。

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体内血液大量流失而导致血液缺乏,简单来说就是损耗过多引起的贫血。失血性贫血也分为急性和慢性——前者是由于短时间内身体流失大量血液;而后者是由于患者长期轻度或中度出血导致小细胞性贫血。

慢性失血包括痔疮出血、女性月经量过多、慢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等。

慢性失血最常见的后果是导致缺铁性贫血,因为人体每失血1ml,会丢失0.5mg的铁。需要根据病因给予对因治疗,同时还要补铁,双管齐下,也是可以治愈的。

07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其临床表现为骨髓中的幼稚红细胞数量增多,此类红细胞的特点是细胞核发育不良,不能成熟为正常红细胞,从而形成特殊的巨幼红细胞。

而红细胞核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维生素B12和叶酸,这两种原料是红细胞核中DNA合成的必需原料。

当这两种原料缺乏时,均会出现红细胞核发育成熟障碍,从而导致巨幼细胞贫血的出现。

当孕妇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应当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肝脏、肉类、海产品等动物性食物中。

而叶酸则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且补充叶酸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08缺铁性贫血

资料显示,膳食中铁需要达到27毫克/天,且铁的生物利用率在25%以上,才能满足妊娠期需要。这要求孕妇在饮食结构上做出调整和改变。

但是这种改变一般不太容易,因此必要时可配合口服铁剂共同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

09贫血应该吃什么

其实,不管是否贫血,对于女性来说,保证每日摄入充足的铁都至关重要。

不过,这事儿简单,关键还在于一个字:吃!

1常见的补血食物

①补铁:常见的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有肉类、禽蛋、动物肝脏、海带、龙须菜、紫菜、木耳、香菇等,但动物类食物是首选。

②补铜:铜元素能在肝脏内合成铜蓝蛋白,从而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日常可适当多食用口蘑、香菇、蚕豆、黄豆、海米、蟹肉、紫菜、龙虾、榛子、松子等。

2适量补充红色植物性食物

比如红枣、枸杞、红豆、西瓜,铁含量相对较高,虽然均为非血红素铁,利用率相对较低,只能算是正室太子的“备胎”,但姑且也能当个补铁的“助攻型选手”吧。

③补充维生素C:有些人缺铁是因为吸收差,而维生素C可以促使难吸收的三价铁还原成易吸收的二价铁,促进铁质吸收、利用率。紫甘蓝、橙子、柠檬、鲜枣中的维C含量较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18~50岁女性铁摄入量为20mg/日,下面是一张补铁的食物表,大家赶紧收藏起来吧:

作为孕妇,你还需要了解的是,这些富含铁的食物中,动物性食物中含有的血红素铁比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非血红素铁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利用。

维生素C能与铁形成螫合物,有效促进铁的溶解、吸收,提高铁的利用率。维生素B12也可以促进铁的吸收。但这些食物中的所含的某些成分会抑制铁的吸收,比如鞣酸、植酸以及钙质等,可以造成铁吸收不良。

最后再

叨多两句

一个人的面色是否红润,头发是否乌黑,一半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另一半来自后天的生活环境和饮食;

当然,也和工作性质、锻炼及精神状态有关。但这是一个长期累积的结果,并不是靠几剂补血养颜药就能“补”出来的。

贫血是很多疾病的表现,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需找出贫血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治疗贫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yw/185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