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床输血,这些问题你一定想知道
2018-7-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自从年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系统以来,输血医学的发展,为临床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对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而血液科的患者常合并严重贫血、严重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紊乱等症状,是输血较多的科室。在输血过程中,有很多注意事项是医护人员需要注意的,比如血制品的输注顺序是什么?如何选择输注成分血等等;同时也有很多问题是患者及家属十分关心的,比如输血前是否要加温?发热病人能输血吗等等。今天,我就将输血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成分血的输注,到底该如何选择?
1、全血
用于任何原因引起的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症状。血红蛋白80克/升或出现失血性休克时输注。
2、红细胞
1)悬浮红细胞:又称红细胞悬液,是目前最常用的成分。
红悬的适应证:
①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
②老年人、小孩、妊娠期并发贫血需输血者;
③外科手术内出血等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
2)洗涤红细胞:把红细胞洗了3遍,把抗源物质洗掉了。所以一说这个病人有过敏反应,过敏休质,我们就给他输洗涤红细胞。还有高钾血症,急性肝肾衰竭,自免溶贫都要选择洗涤红细胞。
3、血小板
血小板数减少或血小板功能低下,伴有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30×10*9/升,或血小板功能低下且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
4、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一般需输入10—15毫升/千克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新鲜液体血浆: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特别是Ⅷ因子)的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
5、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
因为白细胞所携带病毒的机率最大,所以把它去掉。用于:(1)多次输血者,如再障,重度海洋性贫血(2)准备器官移植患者。
6、辐照血液
成分血液经过γ射线照射,灭活淋巴细胞。主要用于防止近亲输入所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血制品的输注顺序是什么?
血制品的输入顺序,要看患者的病情,也要考虑血制品的特性。有医嘱执行医嘱,医嘱未明确输入顺序的,可先行给主管医生做好医护沟通,明确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的先后顺序:冷沉淀>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冰冻血浆>红细胞。
输血后的输液器,能继续使用吗?
输血器滤网的孔眼比较大,能滤过纤维蛋白、血细胞通过;输液器滤网孔径很细,可以滤掉直径较小的微粒。虽然并没有一定要换输液器的规定,但我们可以看到输过血的输血器滤网上会有粘附的东西,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输血器最好不用于输液。
输血时发生外渗怎么办?
输血时不慎血液外渗,渗出部位会出现青紫、疼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做出局部处理。输血发生外渗,同药物外渗的处理,可用25%硫酸镁外敷,每日两次,既可减轻疼痛,又可促进吸收,效果不错。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能同时输液、输血吗?
首先要明确一点,除生理盐水外,不能将其他静脉注射用药加入到在血液中静输,以免引起不良反应。然后我们来了解下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的内部结构。因为其内部有两条通路,在导管内是互不干涉的,一个是主路,直接在导管尖端入血;另外一个是附路,在导管侧面,而且两个官腔的前端还有一定的距离。
所以说同时走液体和输血是没有问题的,一般在主路输血,输血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后可以走正常液体,能保证补液速度。附路输液主要是血管活性药物,走的量一般不大,足够用了。
如果需要建立三条静脉通路(两条输液,一条输血),则建议双腔的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输液通路(两条通路均输液),在周围静脉再开一路,专门输血。
血液制品使用前需要加温吗?
输血反应中有一条是“体温过低”,这是因为大量输入冷藏的库血,使病人体温迅速下降,易发生心室纤颤(特别在低钙高钾的情况下更易发生)。
故大量输血前将库血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使其自然升温;也有在血袋外包两层包布,让患者家属用体温加温。一般主张温度20℃左右再行输入。冰冻血浆是使用输血科专用37°c恒温箱融化,一经融化必须尽快输入。
发热病人能输血吗?
高热病人退到多少度才能继续输血?我们这里的界限是38°c,高于38°c,就不予输血。医院规定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发热病人均不应给予输血,输血的常见并发症中就有发热,如果在发热时输血就无法判断是否由输血引起的并发症,发热时输血容易引起感染或加重感染。
输血与止血药能同时使用吗?
有些外科病人术后需要输血,同时医生又开出了止血药。这种情况同时使用可行吗?(当然是指两条静脉通路)
答案是可以的。止血药是针对血凝过程的某一环节起作用,各种止血药药理作用不同,医生会根据病情选用需要的止血药。
专业方向:擅长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淋巴系统肿瘤的免疫治疗。
个人目标:打造适合河南人民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可以做以下选择:(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