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枝杆菌蚯蚓血红蛋白功能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7-10-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类慢性传染性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最多的传染病之一,并且全球约有1/3人口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蚯蚓血红蛋白(hemerythrin)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功能主要包括氧的储存、传递和运输。有研究表明霍乱弧菌中的含有蚯蚓血红蛋白结构域的蛋白VcBhr-DGC作为一个氧的sensor调控蛋白,调控在还原和厌氧条件下细菌生理环境的转变,这也暗示了细菌中蚯蚓血红蛋白可能有其他未知的调控功能。
耻垢分枝杆菌是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的模式菌株,其有三个蚯蚓血红蛋白MSMEG_、MSMEG_和MSMEG_。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米凯霞组研究人员首次通过基因敲除、回补、基因过表达技术以及药筛、启动子调控实验,发现了MSMEG_在转录水平调控选择性sigma因子SigF的表达来抑制细菌对过氧化氢H2O2的敏感性。相关研究年1月发表在杂志Frontiersinmicrobiology(doi:10./fmicb..)上。
接着通过一系列蚯蚓血红蛋白基因单敲、双敲以及三敲菌株以及相应的基因过表达菌株,和AlbertEinsteinCollegeofMedicine的JohnChan合作,通过药筛和转录水平验证发现,MSMEG_和MSMEG_通过在转录水平影响转录因子MtrA的表达来抑制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的敏感性,这两个蚯蚓血红蛋白不影响耻垢分枝杆菌对H2O2的敏感性。而MSMEG_只影响过氧化氢H2O2的敏感性,而与红霉素敏感性无关(图1)。通过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表明,这三种蛋白质有不同的进化起源,可能解释他们的不同的生理功能。这是首次研究和报道同一细菌体内多个蚯蚓血红蛋白的功能,并从进化上提供了理论依据。米凯霞组工作人员李晓静和硕士研究生李晶晶为共同第一作者,米凯霞为通讯作者,JohnChan为共同作者。相关研究发表在杂志ScientificReports(doi:10./srep)上。
以上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项目的资助。
微生物所在分枝杆菌蚯蚓血红蛋白功能研究中取得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