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策略

2017-6-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发生的一种危急重症,多致严重的产前和(或)产后出血,危及母儿生命。

作者

田宁范玲

来源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摘要: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发生的一种危急重症,多致严重的产前和(或)产后出血,危及母儿生命。其典型症状为突发持续性腹痛,伴或不伴阴道流血,危重者可出现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超声、实验室检查及胎心监护可实时监测病情的进展,根据病情进展和胎儿宫内状况综合评估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争取良好的母儿结局。

关键词: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终止妊娠

胎盘早剥(placentalabruption)属妊娠中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的特点,且不乏症状隐匿的临床病例,难以预料和及时发现,常可引起妊娠晚期及分娩后出血,病情严重时母儿生命受到严重威胁。首都医科医院自年1月至年6月共分娩例,诊断胎盘早剥例,发生率为1.3%。

胎盘早剥的定义和临床分级

胎盘早剥是指在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主要病理改变是底蜕膜出血并形成血肿,使胎盘从附着处分离,内出血急剧增多,可发生子宫胎盘卒中,严重者还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危及母儿生命。胎盘早剥目前有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1)根据底蜕膜出血并形成血肿的主要病理改变将胎盘早剥分为3种类型:①显性剥离:底蜕膜出血,量少时无明显临床表现,血肿增大可出现阴道流血。②隐性剥离:底蜕膜出血,血液积聚于胎盘和子宫壁之间,无阴道流血。③混合型出血:胎盘后血液增多到一定程度后由胎盘边缘及胎膜向外流出,偶有溢入羊水者。(2)临床常用于胎盘早剥病情评估的分级方法为:①0级:胎盘后有小血凝块,无临床症状。②Ⅰ级:阴道流血;可有子宫强直性收缩和子宫压痛;产妇无休克,胎儿无窘迫。③Ⅱ级:有或无阴道流血;产妇无休克,有胎儿窘迫。④Ⅲ级:有或无阴道流血;子宫强直性收缩明显,触诊呈板状腹;产妇出现休克症状,胎儿死亡;部分产妇出现凝血功能异常。

胎盘早剥的诊断

胎盘早剥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是否具有高危因素、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多较明确。

2.1高危因素

胎盘早剥的发生常伴有一些诱发因素,如有以下情况时应高度警惕。

2.1.1血管病变多见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或全身血管病变的孕妇,血压控制不佳、病情进展迅猛者胎盘早剥的风险相应增加。

2.1.2宫腔内压力骤减胎膜早破者,尤其是合并羊水过多者发生自然或医源性胎膜早破时;双胎第1胎娩出过快或第1胎娩出后未及时在腹部放置沙袋者;某些产前治疗技术,如羊水过多者进行羊水减量时减量速度过快或减液量过多。

2.1.3机械性因素外伤是比较常见的原因;产程中脐带过短或相对过短;羊膜腔穿刺术后;腹泻、子宫扭转等。

2.1.4其他可能的因素如胎儿生长受限、非头先露、孕早期出血、宫腔感染、高龄、多产、孕妇有血栓形成倾向、低或高体重指数(BMI)值、辅助生殖技术、吸烟、滥用毒品(可卡因和安非他命)、某些代谢性疾病(如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需要我们警惕的是,还有少量病例无明显高危因素而发生了胎盘早剥,有学者研究表明,约28.7%的胎盘早剥患者无可能的相关高危因素,警示我们不可执着于是否存在高危因素而忽略了对患者临床症状的观察。

2.2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胎盘早剥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即妊娠34周后,典型的表现为阴道流血、腹痛、子宫强直性收缩、子宫压痛和胎心率改变。阴道流血多为陈旧性不凝血、胎心率多表现为减慢或消失。不典型胎盘早剥或胎盘早剥发生的早期,临床表现隐匿。如临床表现为少量阴道流血或不规律腹痛者,易与先兆早产或先兆临产相混淆。胎盘早剥根据胎盘位置及其病理分型的不同,临床症状也各不相同。前壁胎盘剥离者,腹痛、子宫强直性收缩明显,触诊可及子宫收缩间歇期不放松、子宫压痛甚至出现板状腹;而后壁胎盘剥离者,多表现为腰背部酸痛或腰骶部坠痛,有时伴有里急后重感,易与腹泻相混淆。胎盘早剥为显性剥离时,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阴道流血多为陈旧性不凝血,少数为新鲜出血;根据剥离面积不同出血量也不尽相同,出血量多与临床表现成正比,伴或不伴有子宫强直性收缩,子宫压痛不明显。隐性剥离者,常有突发的持续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无阴道流血或仅有极少量流血,如内出血急剧增多,血肿压力增加并血液侵入肌层及浆膜层,则使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淤斑即子宫胎盘卒中,宫底增高。贫血程度多与阴道流血量不相符,腹部检查可及板状腹,胎位扪不清,胎心异常。危重者可迅速出现休克症状、凝血功能障碍甚至多脏器功能不全。

2.3辅助检查

2.3.1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1)剥离早期:胎盘与子宫壁间见边缘粗糙、形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其内可见散在斑点状高回声、不均质低回声或杂乱回声,有时为条带状回声;有血性羊水时,羊水内可出现散在漂浮的小光点回声;有时胎盘后无明显血肿声像,仅有胎盘异常增厚,呈不均质增强回声;有时凝血块突入羊膜腔,形成羊膜腔内肿块,为较危重胎盘早剥的声像。(2)剥离后期:出血不多且自行停止后,胎盘后血肿数天后逐渐液化,内回声变为无回声,与子宫壁界限分明;以后血肿机化,表现为不均质高回声团。剥离面积小、临床症状轻或后壁胎盘早剥时容易漏诊,扫查时应非常仔细。需要强调的是:超声看到血块的概率约25%,未看到胎盘后血肿也不能排除胎盘早剥的可能。

2.3.2胎心监护表现部分胎盘早剥出现强度弱而频率高的宫缩,部分胎心率基线较基础胎心率上移或基线不清,微小变异,出现可变减速、晚期减速或延长减速,随着病情加重,继而出现胎心率逐渐减慢,变异缺失,最终胎心率消失。

2.3.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病情危重者尚需进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检查及血气分析。实验室检查要在可疑胎盘早剥的初期即开始进行,根据病情发展定时复查,动态观察结果的变化,结合临床表现及时评估病情变化。

胎盘早剥可能发生的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包括:(1)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进行性下降,病情危重时伴血小板进行性下降。(2)凝血功能: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D-二聚体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达DIC实验室诊断标准[同时有以下3项以上异常:血小板<50×/L或呈进行性下降;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8g/L或呈进行性下降;3P试验阳性、血浆纤维蛋白厡降解产物(FDP)>60mg/L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阳性);PT延长5s以上或呈动态性变化]。无检查凝血功能的条件或情况紧急时,可行试管法快速初步估计患者的凝血功能,具体方法为抽取肘静脉血2ml放入干燥试管中,7min后若无血块形成或仅形成易碎的软凝血块,说明凝血功能已出现异常。(3)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初期可无异常,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异常,病情危重或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者可伴有电解质紊乱。

胎盘早剥的鉴别

诊断根据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多可进行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

3.1典型的胎盘早剥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3.1.1先兆子宫破裂先兆子宫破裂多发生于有前次剖官产史及出现产程梗阻者,大多由于产程时间长及宫缩强而频密,表现为产妇出现精神异常,烦躁不安,下腹部疼痛难忍,脉搏细数,呼吸急促,可有少量阴道流血,有排尿困难及血尿,胎动增加,胎心加快或减慢,子宫上下段之间出现病理性缩复环,随产程延长而逐渐升高,子宫局部有压痛,有时可清楚触及胎儿身体部分,超声检查胎盘后无血肿,产后检查胎盘正常。

3.1.2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典型症状是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任何诱因、无痛性阴道流血。Ⅰ级胎盘早剥症状轻且不典型,经临床检查不能确诊,行超声检查多可排除该诊断。

3.1.3边缘血窦破裂是晚期妊娠出血的常见原因,50%的病例发生早产。胎盘边缘缺乏蜕膜、绒毛膜和羊膜的覆盖,胎盘边缘血窦壁薄、易破坏而常致产前出血,反复发作,大部分为无痛性流血,血量较少,病情较轻。偶有出血量超过ml者,与Ⅰ级胎盘早剥难以鉴别。确诊通常只有在产后检查胎盘边缘血窦有血块覆盖方能确定其诊断,胎盘表面正常。

3.1.4其他原因超声检查除外前置胎盘后,尚需与其他可造成产前出血的疾病相鉴别,通过窥器检查有无引起大出血的其他原因,如宫颈癌、宫颈息肉、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黏膜下子宫肌瘤、血尿和痔疮出血等。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及检查,诊断不难确定。

3.2不典型胎盘早剥

仅有少许阴道流血伴轻微腹痛,需要与先兆早产鉴别。胎盘位于子宫后壁者,由于早期无典型的强直性宫缩,无明显腹壁刺激征,且个别孕妇表现为消化道症状,频繁而强度弱的宫缩常不易被患者和医生及时发现,同时因胎盘剥离位置隐蔽及胎儿位置影响,超声也难以发现。临床特征差异大是早期诊断的难点。应严密动态







































北京哪个医院有白癜风专科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yw/139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