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不是越低越好
2016-1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糖化血红蛋白不是越低越好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糖友就诊时常用的检查手段,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患者最近2~3个月血糖的平均值及控制情况,并且不需要空腹,以至于有些患者忽略了瞬时血糖。但是,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是“万能检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袁慧娟提醒病友,何时检查需要听从医生建议。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较长时期的血糖控制情况,一般来说,这个数值与患者血糖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如果患者血糖控制平稳,每年检测两次即可,如果血糖控制不达标或需要改变治疗方案,可以遵照医嘱每个季度检测一次。如果患者过于依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而忽视了其他形式的血糖检查,就走入了误区。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或糖耐量试验等,都在不同方面反映了血糖的波动状况及胰岛功能,也是很好且必要的检查手段。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一般在4%~6%。有的人十分追求“低数值”,认为糖化血红蛋白数值越低就是控制得越好,或检测结果与正常范围略有偏差,就认为血糖出了问题。其实糖尿病的控制因人而异。对普通成年人来说,小于7%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患者是孕妇,或有严重低血糖病史,或年龄较大、已经有多年病史且出现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等,多种药物及胰岛素超剂量治疗仍难以达到正常值,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糖尿病的病情进展并非一直是慢吞吞的,它有时会非常迅速。如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年龄大、病程短,常常发现状况一周左右即出现酮症酸中毒。如果此时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其数值是无法真实反映血糖急剧变化状况的。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数值也要与个体相结合,当患者有酗酒、缺铁性贫血、高血脂等基础情况时,本身的疾病也可导致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偏高;溶血性贫血患者、慢性肾脏衰竭患者或血容量增加的普通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都可能偏低。
因此,若仅依据此数值给药治疗,可能会导致用药过量或剂量不足而影响疗效。糖尿病的治疗一般需要结合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或糖耐量试验、全天血糖等检测及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判断,才能精准治疗。
(《老年文摘》第期)
欢迎订阅《老年文摘》:
1.去往邮局直接办理
2.网上订阅请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
3.
4.淘宝订阅: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