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的五大误区
2016-1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糖化血红蛋白的五大误区
我院引进的GH-plus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应糖尿病患者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且不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降糖药物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关于这项指标不少患者存在一定的误区,下面让我院检验科杨莉主任来向您解读一下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数值越接近正常越好不少患者认为糖化血红蛋白越接近正常值越好(标准检测方法的正常值范围为4%-5.9%),这种认识是不完善的。糖尿病治疗强调个体化原则,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也是因人而异的,有时病情严重者一味追求低的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反而得不偿失。
误区二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检测一个就够了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监测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两者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随访各有优缺点。与随机血糖相比,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受偶然因素影响,与采血时是否空腹无关,因而稳定性更好,而血糖能反映即时情况,尤其通过多点血糖监测可反应患者全天血糖波动及控制情况。
误区三糖化血红蛋白很稳定总能反映真实情况一般情况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有时两者变化不一致。比如,爆发性1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就赶不上血糖变化速度,因此不能反应真实的平均血糖水平。还有酗酒、缺铁性贫血、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使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妊娠妇女血容量增加,血色素降低,以及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慢性肾衰、血红蛋白病等,测的糖化血红蛋白值都较低。
误区四糖化血红蛋白需要空腹糖化血红蛋白不受进餐影响,检测时可以任意时间采血,不需要空腹,但是患者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不可靠,应采用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来评价血糖的控制情况。
误区五糖尿病患者需要不定期经常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监控的“金标准”,但没必要频繁的进行该指标的检测,初诊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血糖控制平稳并达标的患者每年测定2次糖化血红蛋白即可,对于治疗方案改变或血糖控制没能达标的患者,最好每季度测定1次糖化血红蛋白。
医院检验科
——
杭州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