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
2016-10-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临床应用: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今天,让我们走进糖化血红蛋白。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天左右,所以可以观测到天之前的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的英文代号为HbA1c。
HbA1c的测定及原理
前常用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Hb)的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GHb与Hb的电荷不同,如离子交换层析法、电泳法;另一类是基于Hb上糖化基团的结构特点,如亲和层析法、免疫法、离子捕获法和酶法等。上述方法因所用原理、所测组分有差异,加上变异血红蛋白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导致各实验室之间结果有较大差异。为了解决HbA1C检测的标准化,实现其结果的可比性和溯源性,目前国际上有3个国家标准:美国的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计划(NGSP),日本的糖尿病学会(JDS)及瑞典的临床化学协会(SCC),全世界有97%的实验室采用NGSP标准。
目前应用较多免疫比浊法的原理为:试剂中的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特异识别GHb的β链N末端最后4-6个氨基酸组成的抗原表位,结合后产生浊度,浊度高低与样品中HbA1c的含量相关,与校准液比较后得出HbA1c含量。
基本分析参数:终点法。测定点A1在R2加入前即刻,A2在10min反应时间终点时;主波长nm,副波长nm;样品量8μl,R1为μl,R2为μl;反应方向为上升;校准模式为非线性,五点校准。
临床意义
浙江世纪康大医疗HbA1c参考区间为3.8~5.8%;
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HbA1c反映2~3个月来血糖的平均水平,在临床上已作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也是临床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我国的糖尿病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HbA1c控制在6.5%以下。当HbA1c≤7%时,认为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如果HbA1c≥8%则需要加强血糖控制,但血糖控制目标应个体化。一般情况下,在治疗调整中,可将HbA1c≥7%作为2型糖尿病启动临床治疗或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判断标准。
协助判断:HbA1c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率降低21%,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14%,中风发生率下降12%,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下降37%,白内障摘除手术下降19%,周围血管疾病导致的截肢或死亡率下降43%,心力衰竭发生率下降16%。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者,HbA1c为8%~10%,提示病变为中等程度,可用激光进行治疗;>10%为严重病损,预后较差。对妊娠糖尿病,GHb对判断是否畸形、死胎和子痫前期更有意义。HbA1c降低则多见于溶血性或失血性贫血等红细胞半衰竭缩短的疾病,以及慢性持续性低血糖症等。
结语
HbA1c检测结果不受进食时间及短期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患者无需空腹;变异性小;检查不受时间限制,患者依从性好。故则临床有越来越多的应用。
(以上信息由生化事业部整理,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汉权威的白癜风医院什么药可以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