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没有糖尿病史就是血糖有点高,怎么

2022-7-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8.html

生活

有糖

//

大夫:您有糖尿病史吗?

老铁:没有,没有,就是血糖高一点?

大夫:血糖多少呢?

老铁:空腹大概8.0。

大夫:哦......

//

-早筛糖尿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1亿,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0.9%,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7%[1]。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被称为甜蜜的杀手,因此,及早发现血糖问题刻不容缓!

一、血糖与胰岛素的明来暗往

我们每餐吃的食物经过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糖,也就是血浆中的葡萄糖含量。血糖在胰岛细胞的指挥下,安分守己,秩序井然的为人体这部机器提供“能源”,保证正常开动。当血糖过多,胰岛细胞便派出胰岛素这个小能手,将过多的血糖打包储存到肝脏、肌肉中,以备不时之需,从而达到降血糖的作用。当长期大量的热量摄入,运动不足,胰岛素人手紧缺或者积劳成疾、有心无力,血糖便不能及时贮存,在血液中拈花惹草,胡作非为,损伤血管、心脏、肾脏、眼睛等器官,人体这部机器就故障了。

二、什么时候开始检查血糖呢?多久查一次呢?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中推荐: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宜从10岁开始,成年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宜及早开始筛查。首次筛查结果正常者,宜每3年至少重复筛查1次。

三、血糖检测达什么标准就是糖尿病呢?

1、正常血糖:空腹血糖大于等于3.9mmol/L,小于6.1mmol/L,且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

2、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大于等于6.1mmol/L,小于7.0mmol,且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

3、糖耐量异常(IGT):空腹血糖小于7.0mmol,且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7.8mmol,小于11.1mmol/L;

4、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或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口渴)加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

其中,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属于糖尿病前期,而糖尿病的诊断不能通过一次检查就确诊,需要再测一次予以证实。

四、早期筛查,让糖尿病无处遁形。诊断糖尿病有关检查:

1.空腹血糖:在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的情况下,抽取静脉血或指尖血,测定的瞬间血糖情况。此方法简单易行,但对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异常的患者,有漏诊的可能性。

2.餐后2小时血糖:指进餐后2小时的血糖。应从进食的第一口开始计时。属于一种简化的葡萄糖耐量检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胰岛素分泌的情况和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

3.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C肽释放试验:是检查空腹及口服75g葡萄糖水后1小时、2小时、3小时体内血糖变化水平和对应的血浆胰岛素和C肽释放水平。OGTT是目前诊断糖尿病的确诊试验,若空腹血糖大于等于6.1mmol/L,或随机血糖大于等于7.8mmol,建议进行此检查。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升高,血浆胰岛素在30-60分钟会上升至高峰,为基础水平的5-10倍,3-4小时恢复到基础水平。C肽是胰岛素的孪生兄弟,在葡萄糖的引诱下,正常人体内C肽的高峰值是空腹水平的5-6倍,而且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结果更加准确。临床诊断中我们通常会将OGTT联合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释放试验,不仅可协助诊断糖尿病,还可判断胰岛β细胞功能,指导治疗方案。

4.尿糖测定:属于尿常规中测定的一项指标,正常为阴性,但随着血糖升高超过肾脏留住葡萄糖不使之外流的极限,也就是肾糖阈值时,或肾脏病变使肾糖阈值下降,就会出现尿糖阳性。因此,尿糖阳性还与肾脏有关,需进一步完善检查。

无论是空腹还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均是某一时刻的血糖水平。要了解一段时期内的血糖的真实水平,需要检测以下项目:

5.糖化血红蛋白(GHbA1):当寂寞难耐的血糖公主在血液中穿梭,遇上英俊潇洒的血红蛋白王子,便拥有了至死方休的爱情,紧紧相拥成为糖化血红蛋白(GHbA1),共同度过约天的生命周期。美丽的爱情被人类发现,通过检测GHbA1可穿越时空,反映患者近8~12周平均血糖,成为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的常用指标,正常值为4-6%。若糖化血红蛋白超标,您2-3个月以来的血糖肯定超标了。

6.糖化白蛋白:有的血糖公主在血液中会选择另一位驸马爷——血浆蛋白(主要为白蛋白),形成糖化白蛋白,它在血中寿命约为19天,故能反映患者近2-3周内平均血糖水平,为糖尿病患者近期病情监测的指标。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来自由它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如果血糖高,要了解身体全面情况,还需检查下列指标:血压、血脂、尿微量白蛋白、肾早期损伤指标、眼科检查、神经科检查、心电图、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等,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

通过上述检查方法,早期筛查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注意运动、健康教育、血糖监测,药物干预,控制糖尿病,防止并发症;早期识别糖尿病前期人群,通过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干预,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延缓发展为糖尿病的速度,甚至逆转血糖问题。科学筛查第一步,身体健康一大步!

科普:杨楠刘凯顺子审核:王倩

主编:党委宣传部买秋霞

编辑排版:党委宣传部傅媛馨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ys/207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