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
2016-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艾灸适应症
1、流感、哮喘(热性哮喘和对艾草过敏的患者除外)、咳嗽、支气管炎等。
2、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偏头痛、肩周炎、肘关节
炎、坐骨神经痛、各种腰腿痛和关节痛、外伤恢复期的辅助治疗等。
3、骨折复位后和急性扭伤治疗及恢复期。
4、妇女卵巢囊肿、输卵管炎症、宫冷、带下、痛经、恶露不止、崩漏、子宫下
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乳腺肿瘤等。
5、胃痛、胃下垂、脂肪肝、肝炎、肾炎、各种肠炎等。
6、中气不足及妇女更年期引起的颜面早衰、浑身无力、精神倦怠、自汗盗汗、
失眠多梦、早泄、尿频、脱肛、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等。
7、贫血、低血压、白细胞减少等。
8、对早、中期癌症有明显的止痛消炎作用,并可增加食欲、提高免疫功能;
9、减肥:民间早有以艾灸之法瘦腰减脂,腰腹肥胖者不必改变平时的饮食习惯,
每日温灸腰腹部1-2次,连续几周后即可收到明显的减肥效果;
10、艾灸法大补上、中、下丹田之气,自古为养生要术。无病者常灸之可气血
充盈、青春美容、身强体健、延缓衰老。
艾灸是不是真的能治百病?
答:我希望大家还是要客观、冷静的看待灸疗,它是可以治百病,我至少就掌握了多种疾病的灸疗方法,但是,灸疗不是对每种疾病都%有效,这有一个概率的问题。比如痛经、肾虚腰疼、脾胃不和等治愈率就达98%以上,颈椎病、腰椎病等可达70%-90%,子宫肌瘤、宫颈糜烂也有7/80%的治愈率。
艾灸真能养命吗?
艾灸确能养命,坚持艾灸能补充元阳,补充人体生命能量,最大减少疾病,尽享其自然寿命。保命之法,艾灸第一。
艾灸不仅能治疗常见疾病,最擅长根除现代医学棘手的慢性病,终身病而且是养生抗衰老的最佳方法。
你不需要被众多复杂的穴位所困扰,只要记牢最重要的四个穴位,关元,中脘,命门,足三里;然后哪里不舒服灸那里,就可以了。
四穴养生法能够增强人体防御和免疫功能,对内分泌,生殖,消化,血液循环,神经系统都有很好的促进和调整作用。患者可以自己在家简简单单,舒舒服服,根除疾病,延年益寿,减肥美容。
1、针与灸有什么区别?
答针只能通经脉,不能补元阳。灸在补元阳的同时也能通经脉。针刺疗法虽有“补泻、迎随”的道理,但一般只可以治疗“不盛不虚”的症状;而灸法则不问虚实寒热,都可以使用灸法。
2、为什么针、药无法治愈的病症灸能治愈?
答:是因为针刺是通过调动元气来通经脉的,如果患者元气足,以针通经脉,疗效立竿见影;如果患者元气虚,无足够元气可调,自然疗效不佳。而元气虚弱的人、一般胃功能吸收极差,是很难完全消化吸收药物的,故而称针药所不及,只有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祛除寒邪,通调经脉。
3、艾灸的纯阳是什么?
答:阳气是生命的根本。阳气的是否充足与人体的衰老和疾病甚至死亡的发生,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把阳气算作一百,那么人从生到死,就是阳气从一百到零的过程,也就是说人从生到死,从健康到疾病,就是阳气的消耗过程。阳气强壮固密,营卫调和,就可以防御外邪之侵袭;脾阳健壮,就可运化精微,营养全身;肾阳充足,能够推动整个机体气血的循环运行,滋养五脏,强壮身体,使人之寿命延长。
4、为什么艾火能壮阳气呢?
答: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灸火连续燃烧,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又因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能使阳气通达五脏六腑。
5、什么是灸感?
答:灸之要,气至而有效。灸感是在做艾灸时患者自我所感知的一种气的变化。
第一种是灸火循经:多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三种热感现象,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了;比如灸足三里时热气会向下传感到小腿。
第二种是正邪相搏:多表现为酸、麻、胀、痛、痒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发自动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最常见的是风气大的患者发痒,湿气大的患者局部出水气。
第三种为开门驱邪:多表现为风、寒、凉、冷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病气驱除体外了。甚至一些患者明显感觉有一股气从脚尖跑出去。
第四种是丹田气足,奇经八脉畅通。比如丹田整天暖洋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等等。灸感个体差异非常大,不是每个人或者每次都有。
6、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会暂时有疾病加重的反应?
答: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邪气赶出,那么邪气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7、艾灸和其它灸法有什么区别?
答区别非常大。
1首先理论依据不一样,艾灸的理论依据是纯阳论,认为万病只此一原因,就是阳虚,阳就是生命能量。
2治疗方法更加不一样,其它灸法是辨证论治为主。艾灸是整体治疗,就是扶阳。
3穴位极其简单,四穴治本。哪里难受灸哪里是治标。
4行住坐卧皆可治疗。
5来源于中医火神派和道家练丹理论,以及佛学的生命科学。
8、艾灸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答:艾灸最大的特点是既能使亢进的功能得到抑制,也能使衰退的功能得到兴奋而趋向正常生理的平衡状态。艾灸对血压、呼吸、脉搏、心率、神经、血管都有调整作用,能使胆固醇降低,血沉沉降速率减慢。得病的可以治病,没病的可以保健养生,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9、问夏天热老虎又来了,灸法能不能将夏天的郁闷之气宣泄出去呢?
答可以,我用的方法是灸大椎。最佳的方法就是少食寒凉、以灸泻热。用艾灸的方法,选则阳穴灸之(先灸百会,再灸大椎),便达到以火泻热的效果。
在施灸的过程中,会适量或大量的出汗,这样闷热之气会随汗液得以宣泄,而且积蓄一冬的毒气也得以散发,灸完之后,再喝一些温薄荷叶水,顿时人就会感觉到清爽无比,闷热之气一扫而光。所以夏天艾灸,泻热清凉是养生避暑的最佳方法。
10、夏天天热了,还能艾灸吗?要注意什么?
答:中医讲“冬病夏治”,就是说冬天爱犯的毛病在夏天艾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夏天阳气都浮跃在外,身体内部就会空虚,所以,夏天要多吃好消化的食物,才不致生病。胃“喜甘温恶苦寒”,夏天一定要注意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
11、问体质热的人是不是不能灸?
答灸具有双向调节功能,经过经络的传导,来调整身体的寒热虚实。热症施灸,《类经》说“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起窗,如揭起被,皆谓之发”,艾火施灸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腠理宣通,从而达到“火郁发之”的散热退热祛邪外出的目的,所称“火有拔山之力,开门驱邪之功”。
所以,大家不必害怕,我们身体的功能很神奇,正气内生,寒热之邪自然出矣。所以热性之人可灸!比如,我对于扁桃体发炎,咽喉疼痛牙痛的患者,灸大椎,大部分患者会感觉咽喉有湿润感,症状减轻。
12、问阴虚能灸吗?
答认为火证和阴虚不能灸这是个天大的误区。
许多人把中医辨证论治的阳虚,阴虚,燥热和艾灸的纯阳混为一谈了。灸是用火调动人体的气机,调整人体已经出现不平衡的各系统功能,灸是补纯阳的。元气足,气血阴阳寒热虚实自会调和。
13、问不知道穴位能灸吗?
答能,那里不舒服灸那里。中医把这种方法叫阿是穴或天应穴。局部疼痛点必定是那里气血经脉不通造成的,灸局部可以直接通经脉,调气血,驱病邪。
14、艾灸的四穴养生有没有时间讲究或先后次序?
答,随时可灸,因为人体随时在消耗。没有先后次序。怎么方便怎么来。
15、涌泉穴的作用是什么?
答:涌泉穴是老年保健灸的一个要穴,主要的功能是:宁神开窍、补肾益精、舒调肝气
16、问艾灸后出现口干舌燥怎么办?
答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或者小米米汤。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专家都会任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
17、灸后口干眼涩起疙瘩,是不是灸的上火了?
答,不是。是灸把你体内本来淤积的燥热之气被灸宣泄出来了。再灸,这些燥火就没有了。灸火不伤人。喝水既可。晚上小米粥最养人。
18、问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怎么调节施灸温度?
答:用拾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也可以隔一会用自己的小指肚测试局部温度。小孩可以观察面部表情。
19、艾灸有没有季节的限制?
答没有,任何季节都可以灸。四时皆可扶阳。虽然春天树木发芽时人体的老毛病容易复发,此时人体阳气生发,灸时效果比较好,以及冬病夏治,三伏天灸时效果比较好,等等,都是相对而言。如果有什么毛病,早灸早好,根本没有必要等到特定的节气再灸。
20、灸时可以配合食疗吗?
答可以。艾灸在使用一周之内,大部分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大大改善。体质虚弱的可以吃一些高质量的饮食。火气大的喝小米米汤。肿瘤患者每天早上吃薏苡仁粥,能够有效防止复发。
21、怎么防止晕灸?
答灸时如果突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面色苍白等症状,称为晕灸。应该立刻停止灸,开窗通风。
22、问为什么有的人越灸越差?
答网友说如果是正确施灸的话,出现越灸越差的现象就只有一个答案,内气在作自我调整,修复和疏通病者患处经络的现象,在中医及气功上叫做“气攻病灶”的现象,这种现象表面上会加重病情,比如患处比以前更痛了,有肠胃病的感觉比以前更严重了等等,实际上这是常人的误解,任何病都有一个治愈过程,特别是气功治疗和针灸治疗,它的治愈理论是:人身百病自有百药医。
通过人体自有的调节系统,经过特定的刺激,激发身体自有能量(精、气、神)对患处进行修复。这种修复的过程会导致患者的患处的经络在能量(这里主要指“气”)通过时产生巨大的不适,从而感觉病情在加重,但是,一旦“气”通过并修复好后,患者才感觉到妙用,病才会好。此过程看患者的身体自身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患者无法判断确切原因,可以先停止灸,找老师查明原因。安全第一。
23、为什么有人艾灸后想睡觉,有人又特精神?
答:人体阴阳和谐才有睡眠,艾灸完以后机体会自我调节,不同的机体状态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原来阳气偏虚的灸补阳气后会有困倦感;原来阴气偏虚的灸补阳气后会更加精神。但是长期坚持艾灸后阴阳会归于平衡,所谓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这样就不太容易出现困倦或者倍儿精神了。
24、怎么艾灸才能效果好?
答:艾灸要想有效果,合理的配穴,正确的方法,靠谱的艾条,三者缺一不可。就是说艾灸没有好产品不行,有了好产品不会用更不行。
25、艾灸是穴位选的越多好呢,还是重点灸几个穴位好?
答:这个不一定,要看具体病症而定。但是,艾灸的一个原则是“少穴多灸”,每次4-5穴,穴位多的,可以分组轮流施灸,每穴30分钟,选择火力足、渗透力强的优质艾条同等重要。
26、我艾灸了一段时间,症状没减轻反而加重了,这正常吗?
答:艾灸在身体调理的过程中,开始时不仅没有好转的迹象,相反,疾病还会表现的更甚或者更严重,这是因为疾病逐渐由深处被引到体表的一种表现,是好现象,不必“见风就是雨”或“草木皆兵”,也不必害怕、恐惧、疑虑。只要再坚持艾灸一个阶段,就会慢慢体会到艾灸的疗效。
27、灸疗后小便内有黑点,像草木灰惨水的颜色,是怎么回事?
答:艾灸的一个功能就是“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说明瘀堵在你前列腺里的郁结已经化开了,这是非常好的效果,继续坚持,把它全部化开,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28、早上空腹艾灸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吗?
答:空腹谷气不充之时施灸只会虚疲元气,久而久之会使机体元阳之气更加不足,同时也会影响脾胃之运化。施灸前后半小时之内也不能立即吃东西,这样会阻滞经气的运行,会越灸越严重。
艾灸禁忌症
1、高烧、肝阳头痛、咳血、吐血者。
2、心悸、心动过速、血压过高者、中风早期者。
3、白候、大叶性肺炎、肺结核晚期者。
4、猩红热、麻疹、丹毒、传染性皮肤病者。
5、艾叶过敏者(闻到艾灸气味出现呕吐、憋气、头晕、连续打喷嚏、咳嗽等症
状),经常性的皮肤过敏者。
6、伤寒者。
7、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
艾灸保健常用穴位介绍及使用方法保健灸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红、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1、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五月俞穴之一,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壮元阳,桔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俗话说."若要安(足)三里不干",是古今最常用的保健穴。常用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化脓灸。用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灸至局部有温热感出现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
2、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经穴,为足二阴与任脉之会,手太阳小肠的募穴。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理气和血,通调冲任及强壮的作用,灸之能调整膀脱的张力,促进垂体…性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强身保健。古人有"关元主诸虚百才员"。对防治遗尿、遗精,习惯性便秘等有较好效果。为中老年人保健灸常用穴。采用艾灶无疤痕灸或艾条温和灸,药物(附子饼)敷灸,每次每穴5壮或15-20分钟,灸至小腹温暖舒适,局部皮肤红晕发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注意孕妇忌用。
3、灸气;每穴:
气海穴属任脉经穴,为保健要穴。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调理冲任及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胃肠及肾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腹泻、遗尿、阳痪、遗精、月经不调、崩漏、中风、不孕有防治作用。古人有"气海者,人元气所生之地也".常采用艾灶灸、艾条温和灸。灸法同关元。
4、灸肾俞穴:
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之背俞穴,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背,聪耳明目,壮骨健身,温阳散寒等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肾;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调整膀脱张力,兴奋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主治肾虚腰痛,精少早哀,诸虚百才员等。对肾虚腰痛、遗精、阳痪、早泄、遗尿、哮喘等有防治作用。可选用艾灶无戒痕灸,艾条温和灸、灸法同足三里。
5、灸膏育俞穴:
膏育俞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之背俞穴,有调整肺气,养阴润肺,补虚益损的功效。灸之能缓解支气管症孪,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防治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虚劳及一切血证。可选用艾灶元疲痕灸或艾条温和灸。
6、灸风门穴:
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脱经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与督脉交会穴,又称、热府,是风邪出入之门户。具有宜肺解表,疏散风邪,调整气机的功效。灸之能调整肺功能,增强肺通气量。主治一切风证,防治感冒、鼻炎、肺炎、中风、面瘫等。可选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0-30分钟,每日l次,每月灸10次。在感冒流行季节,每日施灸l次,连灸7-10次。
7、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穴,为足三阴经之交会,具有保健和胃,调补肝肾,调理经血,主生殖的作用。灸之能调整内分泌功能,女性生殖功能,调整心律、心卒,调整月夷岛素分泌,预防生殖系统疾病。主治肝、脾、肾三脏的疾病。防治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神经病和妇科病等多种疾病。可采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每月灸10次。
8、脐疗:
艾灸熏灼脐疗法,走古代很多医家都非常重视的长寿灸.宋代《针灸资生经》提出脐灸有壮元阳,益百损延年益寿的作用.朝鲜《东宝医鉴》称脐灸有."养丹田、助两肾,添精补髓,返老还童,防病延寿"之功.随着中医学在世界各地的流传,近年来,在日本,南韩及东南亚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脐灸热潮,脐灸也引其卓著的疗效,备受众多医家和人民推崇.脐中又名神阀,具有温肾壮阳,健牌和胃,回阳因脱,延年益寿和强壮的作用.用于医治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癫、腹痛绕脐,腹泻,久病,小便失禁,妇女不孕男子不育,形惫体乏,年老体弱等一切体虚之证。同时,本穴也有防病治病,抗衰保健和延年益寿之功效。为中老年保健要穴。
艾灸神阙穴法:用艾叶精油合用,效果更佳,艾叶精油能使体内白血球、红血球增加,血红素与血中钙质份量增高,先用艾叶精油均匀涂擦于神阙穴皮肤表面,然后取艾条施以温和灸,使其产生温热刺激,促进艾油精油渗入俞穴,通行十二经络。以药穴同用,达到更好的保健治病功效。每次灸15-30分钟,每周灸l次。《医学入门》说."凡一年四季各熏脐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益气延年"。
开学啦细数南沙街坊各年代的上学装备数开学啦细数南沙街坊各年代的上学装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