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陇德:中国心脑血管病防控策略探索
2016-10-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王陇德:中国心脑血管病防控策略探索
第八届上海国际脑健康论坛今日在浦东干部学院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脑健康:人人享有”,大会主席王陇德院士就此发表了主旨演讲,以下是医学界小编发回的会场报道。
编辑:Joy
来源: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7月28日,第八届上海国际脑健康论坛于在浦东干部学院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到会致辞,并以“中国心脑血管病防控战略探索”为题,作了主旨演讲。
王陇德院士为大家详细解析了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现状、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疾病发展十分严峻的形势之下该如何应对等问题,内容精彩有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王陇德院士)
防控形势严峻:到年,中国将有万脑卒中病人!
年我国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86.6%(年为73.8%,年为80.9%)。其中心脑血管病为首要死因,占慢性病死亡的51%,占总死亡的44.2%(年分别为41.4%、34.0%)。
-年我国国民死因顺位、死亡率及构成比
脑血管疾病位居第一!
年7月26日世界银行报告--《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性病流行》
1、未来20年里,40岁以上人群中,慢病患者(心脑血管病、慢阻肺、糖尿病以及肺癌)人数将增长2-3倍。
2、慢性病的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未来10年。
3、一半慢性病负担发生在65岁以下人群。
4、中风对个体健康和生活造成的危害最大。
据世界银行预测,假如不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中国的脑卒中发病病例数会直线上升。到年,中国将有万脑卒中病人,防控形势将非常严峻。
心脑血管病防控中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普遍
1、高血压:18岁以上居民患病率为25.2%,测算患病人数为2.7亿。虽然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呈上升趋势,但依旧处于较低水平。
2、糖尿病: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如果同时参考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则糖尿病患病率为11.6%。
3、吸烟:15岁及以上男性现在吸烟率52.9%;女性现在吸烟率为2.4%。
4、超重、肥胖:患病率持续上升,超重+肥胖率由年的24.7%上升到年的44.0%;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也明显增加,年超重、肥胖率(9.6%和5.0%)分别是年(1.1%和0.1%)8.7倍和38.1倍。
5、体力活动不足:成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率仅为11.9%,青壮年人群(25~44岁)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低于其他年龄组。
6、不合理膳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减少,脂肪供能比过高,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仍然较低。
二、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明确的工作策略
2、大部分个体风险状态不清
3、没有符合要求的工作队伍
4、没有具体的工作规划
5、缺乏具备资质的技术人员
脑卒中防控,究竟该怎么做?
一、制定策略
?“关口前移、重心下沉”
?“提高素养、宣教先行”
?“学科合作、规范防治”
?“高危筛查、目标干预”
二、队伍建设
?基地医院创建
?防控网络建设
?观念转变及人才培养
开展脑卒中防治工程
医院
改变医疗机构“重治轻防”的具体行动
积极开展“中风预防/筛查门诊”和“卒中随访门诊”建设
推进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
加强人才培养,努力推动脑卒中诊疗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
(截至目前,已按照财政部的要求完成了3个年度的培训任务,累计完成培训11.3万余人次)
三、实施国家项目
?广泛开展脑卒中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及干预
?脑卒中信息平台建设
?脑卒中防控大样本队列的建立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培养民众的健康生活理念
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及干预
积极开展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
(截至目前,累计获得财政专项资金3.28亿,收录万人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和干预信息)
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和数据收集
四、相关大数据的分析利用
1、“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项目信息收集内容
?人口基本信息
?危险因素状况
?重点生活习惯
?复筛项目检测
?危因干预情况
2、全国死因监测系统
为加强全国死因监测工作,获得具有省级代表性的死亡水平和死因分布,年国家卫计委牵头,在原有的卫生部生命登记系统、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等死因报告系统的基础上,按照城镇化率、人口数、总死亡率三个指标进行分层,优先考虑工作基础,抽样建立了个县(区)组成的新死因监测点。
个死因监测点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人口3.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4;具有良好的省级代表性。
年和年分别报告死亡案例万和万,个全国死因监测点粗死亡率接近千分之六。
脑卒中患者劳动力人口比重
脑卒中高危人群劳动力人口比重
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