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粒疾病小知识-1.2

2016-10-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慢粒疾病小知识-1.2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常规有什么特点?

白细胞数增加是本病的显著特征,诊断时白细胞通常在30~90×/L,少数高达×/L以上。

白细胞分类可见到各阶段原始及幼稚粒细胞,以中幼粒及晚幼粒细胞为主,嗜酸及噬碱粒细胞增多。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早期可正常,血片中可以见到少量有核红细胞。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血红蛋白下降。

血小板多数增高或正常,增高者可达0×/L以上,少数患者血小板可减少。

进展期患者血常规检查发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进行性上升(治疗无效),少数患者可减低,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比例进一步增高,在加速期原始细胞数达10%~20%,急变期患者原始细胞>20%。嗜碱粒细胞比例增高,常>20%,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或增多。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形态有什么特点?

增生程度:明显增生或极度增生,以粒系增生为主,红细胞及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白细胞分类以中性中、晚幼粒细胞增多为主,进展期患者原始细胞比例可明显升高

嗜碱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比例增多,可见幼稚阶段的嗜碱及嗜酸粒细胞

巨核细胞数可增高也可正常,易见小巨核细胞。巨核细胞形成血小板良好,涂片中血小板不少,可成堆分布。

3.染色体检查有什么特点?

标志性Ph染色体:t(9;22)(q34;q11)

少数患者除Ph染色体外,还伴有其他染色体核型的改变,如双Ph染色体、+8、i(17q)、-17、+19、+21、+19、-22,它们可合并出现于Ph克隆(CCA/Ph+),或独立于Ph克隆出现(CCA/Ph-)。

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血病为什么BCR-ABL基因检查?

疑诊CML的患者必须进行BCR/ABL融合基因的检查。CML标志性Ph染色体t(9;22)(q34;q11)导致BCR/ABL融合基因形成,导致CML的发生。

采用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是确立CML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少数常规染色体核型或FISH检查正常的患者必须通过RT-PCR检查证实BCR/ABL融合基因存在而明确诊断。

BCR/ABL融合基因检测在CML诊断、疗效评价、残留病监测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血病为什么BCR-ABL以外基因检查?

鉴别诊断:CML,MPN,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临床表现相似,治疗及预后差异巨大

JAK2突变、MPL、CARL突变往往出现于CML以外的MPN患者,因此对于疑诊CML的患者应当常规进行上述基因的检测。









































白殿传染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cs/8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