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哪个升高问题更大糖尿

2021-1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随着大家生活习惯的变化,现在的糖尿病患者是越来越多了,对于刚确诊的病者来说,是空腹血糖准一点还是餐后血糖会更准,除了血糖还要注意什么?这些问题都困扰了许多糖友,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析一下血糖的话题。了解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空腹血糖是指自己隔夜禁食8-12个小时内的所测到的血糖值,要注意的是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归为空腹血糖。测到的血糖范围在3.9~6.1mmol/L是属于正常范围,若是血糖数值大于等于7.0mmol/L就是糖尿病范围,小于2.8mmol/L就是低血糖的情况。而餐后血糖是进食后两个小时的血糖值,一般来说餐后两小时大于11.1mmol/L是糖尿病的范围,而小于7.8mmol/L是正常范围。病友们肯定会有疑问:到底哪种血糖更能反映自己的身体血糖哪个数值高需要特别注意?空腹血糖就是人体的基础血糖,它是为了保证我们日常活动,维持正常身体功能,若是空腹血糖太低,肝脏就需要调动自身储存的肝糖原释放到血液中去,确保人体血糖稳定。但是肝脏自身“库存有限”,因此需要通过食物的摄取来满足自身血糖的需求,这时候就出现了餐后血糖。如果是健康人群,胰岛功能没有问题,即便进食后血糖会升高,由于胰岛素的及时分泌,血糖会回落到正常值;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胰岛素功能不健全,不足以让血糖回到正常值,就会出现餐后高血糖。因此,虽然空腹血糖是检测糖尿病的重要标志,但餐后血糖同样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只有保持全天候的血糖检测才是真正靠谱的方法。糖尿病人还要把握这个指标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控制血糖,更要注意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检测。年11月份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了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人的血液中有血红蛋白这种重要成分,它主要是为身体供氧并且携带氧气,而这种成分除了这个功能以外,它少部分可以和血液中的葡萄糖结合,结合后会产生“糖化血红蛋白”。一般人检测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并不会很高,但糖尿病患者由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比普通人高,因此他们检测的值会更高。这个糖化的周期能到一百二十天,也就是说检测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2-3个月的血糖情况,对患者来说可以更好地反映身体血糖情况。年版《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指出,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超过6.5%并且空腹血糖超标或糖负荷试验后2小时血糖超标的情况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及控制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会在意血糖值,但是有时候会忽视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因此在控制血糖的时候,也应该重视另外这个指标,并且做好饮食规划,避免过多摄入高糖分的食物,特别是加工过的食品,如零食、蛋糕、淀粉类食物等。来源:慢病管理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1高血压、糖尿病与肾病为何爱搞“三结合”?

2米饭VS面食,哪种主食降糖效果最好?

3你以为痛风不发作就没事?不痛的“痛风”更可怕

百乐康健康管理祝愿各位老年朋友

远离疾病健康长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ymhsg.com/xdbcs/20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